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推荐阅读

打破医生晋升标准"一刀切"格局之说

发表时间:2015-05-07  来源:医刊汇   浏览次数:368次

文章摘要:医生晋升职称制度或可分类细化,比如:涉及医学教育类的职称,可以更侧重于SCI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涉及临床医疗类的职称,可以更偏向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应该打破医生晋升标准"一刀切"的格局,引导医生队伍有效加强临床能力,同时为部分技术精湛、科研不足的医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关专家表示,长久以来,医生晋升职称偏重论文与项目,临床综合能力占比欠缺。医生晋升职称制度或可分类细化,比如:涉及医学教育类的职称,可以更侧重于SCI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涉及临床医疗类的职称,可以更偏向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应该打破医生晋升标准"一刀切"的格局,引导医生队伍有效加强临床能力,同时为部分技术精湛、科研不足的医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关专家同时表示,对医生晋升职称的调整也应辩证对待。临床与科研职称评定相对分开,并不意味着医生可以只顾临床,或只搞科研。毕竟,医学是典型的应用学科,医生在熟练掌握临床技巧之后,也应培养科研思维、有所创新,如此才能发现疾病规律、找寻疾病原因,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途径。

 

  分类细化将可为医生提供更多晋升途径,但分类细化仍绕不开临床综合能力量化这个核心难点。如何评定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对医生从业时间、从业量的考核,或可为我所用。以外科为例,住院医师升主治医师,其担任医生助理的年数、开展手术的数量、术后并发症比例等等,都应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如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评判医生临床能力,从而取代现有笼统模糊的定性。目前国内现有的"第三方评估"模式有待进一步细化改善。

 

  有学者建议,大体上来说,临床医生可粗略的分为两种类型,对他们的晋升要求或可区别对待。一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临床技能,如外科医生。第二类为非技能型为主的医生,主要用新的知识和药物来治疗病人,如内科医生。作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他应该拥有充分的医学知识和手工技能。他们表现的好坏应主要基于这些能力的评价。论文发表可能是次要的因素。理想的情况下,外科医生可以总结他们的治疗结果,并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

 

  也有人曾提议:如果涉及外科医生的职称晋升,其手术能力应该占70%,团队合作精神20%,论文发表10%。内科医生他们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阅读科研究文献,涉及内科医生的职称晋升,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应该占60%,论文发表30%,团队合作精神10%。

 

  还有人提出:基层、社区医院医生考核,不一定非要要求SCI,可以采用别的考核评估体系,如服务病人的效果和继续教育考核。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医疗服务,而不是科研。应该让大批发不了SCI论文的基层医生也有成为好医生的成长空间。这个空间大了就会有大批优秀的医生投身其中,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了,反而才有可能写出SCI论文。

 

  总之,一方面不应该盲目追求SCI,让医生被赋予太多救死扶伤以外的东西。当然,能写SCI论文的医生,至少说明他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医学家的素质;另一方面,医生的晋升不应该脱离"会看病、会做手术"的临床技能。医学是经验科学,一定要有充分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才能判断准确,处理得体。医生花在临床上的时间少了,恐怕连手术刀也拿得没那么利索,即使发了SCI恐怕也不是医生这个职业所真正需要的。

 

  其实,更让医生们纠结的是有时为了做科研,他们不得不牺牲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时间,时间不够用,关心病人的精力就少了。在如今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医生其实希望能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给予病人更多关怀,这样他们的不满也会少一些。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攻克医学难题,最终还是病人受益。

 

  看来要想让医生能处理好科研与看病人的关系,新医改需要进一步理顺医院、患者的分级和分流。如何通过各级医院资源的合理调整和配置让基层医院的医生有足够多的患者可看,让大医院的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分配到科研,而不是在看大量的应该在基层就可以看的病人。

 

  SCI和医生晋升考核制度是否需要发生重要变革?未来几百万中国医生晋升之路将如何规划?似乎正是新医改所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