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8-02     浏览次数:182次

文章摘要:实验结果显示溶血标本对FIB检测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应该充分认识到标本取材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执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者:林粤,王北宁,韩玲霞  作者单位: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检验科,北京 100700

  【关键词】 标本;溶血;血浆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 (FIB)、凝血酶时间(TT)是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凝血系统是否存在缺陷的首选试验,但其检验前质量控制易被忽视,有文献报道,实验前误差占70%[1],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和错误,合格的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笔者检测了60例溶血标本FIB,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溶血标本60例,其中轻度溶血标本36例,重度溶血标本24例。

  1.2 仪器和试剂 使用美国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试剂由百泰试剂公司提供。

  1.3 方法 将选取的60例溶血标本清晨空腹重新抽取静脉血,采用真空采血管3.8%枸橼酸钠1:9抗凝,1 500~2 000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待测。

  2 结果

  FIB检测结果见表1。轻度溶血组FIB两次检测结果 表1 FIB两次检测结果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组FIB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溶血标本对FIB检测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影响。采血过程中容易造成溶血的原因很多,如:(1)抽血器具(针头、针管等)含有水分;(2)采血部位消毒后皮肤未完全干燥;(3)抽血速度太快产生气泡;(4)推注血液太猛,振摇用力太大;(5)反复皮下穿刺刺破血管[2]。红细胞膜含有磷脂,溶血标本具有与血小板第Ⅲ因子(磷脂)相似的凝血活性,能缩短溶血血浆的PT、APTT时间及降低FIB。本检测结果显示,重度溶血较轻度溶血影响更大,导致FIB进一步减低,故在实验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溶血的标本进行凝血指标检测。采血过程中要求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管,造成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等异常结果。顺利穿刺血管,抽血时避免气泡,注入试管时取下针头,与抗凝剂混匀时用力适度等,是防止溶血的有效手段[3]。随着检验科建设的日新月异,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使检验结果的误差越来越小,而临床标本取材是否规范化已成为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应该充分认识到标本取材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执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石 敏,江慕尧,张秀琼.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7):26-28.

  [2] 张 纬,马亚平,高 军.浅谈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5):43-44.

  [3] 何思春,代庆忠,王利君.护士与血液检验质量[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