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足部按摩对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25     浏览次数:349次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足部按摩对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顺序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第1天行足部按摩,1次/d,连续3~5 d;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及使用开塞露的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及使用开塞露比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足部按摩能有效促进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可有效预防术后腹胀。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解决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最为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1]。自1882年Langenbuch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开腹胆囊切除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虽近年来腹腔镜外科的兴起使一部分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但开腹胆囊切除仍是大部分医院特别是中小型医院最经典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开腹胆囊切除术多用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急炎,囊息肉样病变和胆囊癌等。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甲等医院,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率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由于受麻醉、禁食、手术刺激、卧床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胆囊切术手术患者在术后常出现腹胀现象,一般在不采用任何排气方法的情况下需要72 h肛门才能排气。而且在麻醉消失后的48 h内会感到腹部胀痛。良好的术后镇痛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后尽早排气对患者尽快正常饮食,使患者早日复原有很重要的作用[2]。临床上常将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作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准,也是早期进食的指标[3]。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术后胃肠功能未能及时恢复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统称[4]。腹部术后胃肠道动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一般小肠动力在术后24 h恢复,胃动力在 24~48 h内恢复,结肠动力在48~72 h恢复[5]。凡超过此时间胃肠功能未恢复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均称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开腹胆囊切除术属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术后胃肠功能有一段暂时性的麻痹状态,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消失而致腹胀,同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6]。胃肠功能受抑制已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黏膜屏障受损,肠麻痹加重,肠腔压力加大,继续发展可导致菌群移位,激活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大量释放,促使系统炎性反应综合征[7]。因此,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物理治疗又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为了避免以上不足,促进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腹胀不适,帮助患者术后尽早恢复肠蠕动功能,消除肠胀气等不良症状,我院外科护理组近年来通过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足部按摩的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外科行择期手术的开腹胆囊切除患者60例。纳入标准:首次接受腹部手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年龄在18岁以上,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疾患者;糖尿病患者;传染病及患有严重脚气患者;下肢不健全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回收60例,回收率为100%。男26例,女34例,年龄48~72岁。其中硬膜外麻醉32 例,全身麻醉28例。研究步骤(技术路径):①实施前培训责任护士。②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的目的及无伤害原则,使其知情同意。③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整理并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例数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是否腹胀、是否使用开塞露情况。④随机分为两组:按照所选病例,根据手术先后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40±10.58)岁。硬膜外麻醉16例,全身麻醉1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83±9.57)岁。硬膜外麻醉18例,全身麻醉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观察指标:①肠鸣音恢复时间:从术后6 h起,每6小时听诊1次,每次听诊5 min,取均值;②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为准;③首次排便时间:以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为准;④腹胀:以护士查体或患者主诉为准;⑤使用开塞露:以医嘱和实际使用情况为准。

1.3 干预方法 1.3.1 观察组:在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足部按摩干预。方法:①挑选4名责任护士,进行为期1周的针对性足部按摩培训,并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制定实施措施。②针对性足部按摩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去掉床尾挡板,床上铺防水中单,用 40~45℃温水清洁足部后,擦干双足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第一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向下按揉双足底胃反射区4~5次;第二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向下按揉双足底胰反射区4~5次;第三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向下按揉双足十二指肠反射区4~5次;第四步,用爽指扣拳法向下刮按双足底小肠反射区4~5次;第五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揉位于右足跟骨结节前方,足底外侧的盲肠反射区 4~5次;第六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揉位于右足底跟骨前方靠外侧的回盲瓣反射区4~5次;第七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向上推按位于右足的升结肠反射区4~5次;第八步,用单食指扣拳法从外向内刮按右足横结肠反射区4~5次,从内向外刮按左足横结肠反射区4~5次;第九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向下按摩左足降结肠反射区4~5次;第十步,用单食指扣拳法从外向内刮按左足底直肠反射区4~5次;第十一步,用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左足肛门反射区4~5次。③按摩力度适中,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按摩时间为 15~20 min,1次/d。按摩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停止。④按摩前给双足涂抹无刺激性和不含药物成分的按摩油,可达到润滑双足的作用。⑤在给予足部按摩护理干预期间如实、及时填写“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表”。⑥ 从术后6 h起每6小时听诊肠鸣音1次,并做好记录,至肠鸣音恢复;术后第1天起行足部按摩,1次/d,连续3~5 d;记录术后腹胀及是否使用开塞露的情况。 1.3.2 对照组:按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足部按摩能有效促进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见表1。足部按摩能减少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腹胀不适感,减少使用开塞露等刺激性药物的应用,见表2。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3 讨论

3.1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的意义: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属于腹部手术,手术后由于损伤、机械刺激、麻醉、疼痛、活动减少、不能正常进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胃肠功能收到一定的抑制,导致术后容易出现肠麻痹,而术后肠功能抑制时间过久,容易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黏膜屏障受损,继续可导致菌群移位[8]。术后及早消除患者的腹胀不适,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对保障手术成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减少住院日等十分重要。

3.2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针对性足部按摩的作用机制:“人之有足,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足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有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的特点,素有 “第二心脏”之称;足部反射区位于膝部以下,遍布于足背、足内侧、组外侧,而不仅限于足底,面积大且呈片状,定位稍偏离也能产生效果[9]。中医认为,足与肺腑之间是通过经络相连接的,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道[10]。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焦点,而且每点都和机体相应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当按摩刺激足部某一部位时,即可反射到机体相应的某一器官,从而产生一定的机体反应。从中医方面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脾气虚,气滞血瘀湿阻,腑气不痛,本虚而标实[11]。本研究采用足部按摩的方法,选取具有针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十一个足部反射区,以特定的手法给予适度刺激,促使足部血管扩张,增加双足底胃、肠等相关反射区的血液流量和流速加大,使心脏到远心端的血脉通路畅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胃肠道各组织脏器提供更多营养,从而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的腹胀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感觉舒适度,使其心情愉悦,利于身体康复的良好效果。

3.3 针对胃肠功能恢复的部分反射区定位:①胃反射区:位于双足底第1跖趾关节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在甲状腺反射区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②胰反射区:位于双足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在第1跗跖关节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③ 十二指肠反射区:位于胃反射区的近心端,在第1跗跖关节处所形成的区域。④小肠反射区:位于双足底部第1~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陷区域,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⑤盲肠反射区:位于右足跟骨结节的前方,足底的外侧,第4、5脚趾之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区域。⑥回盲瓣反射区:位于有足底部跟骨前方靠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⑦升结肠反射区:位于右足回盲瓣反射区的远心端至第5跖骨底部所形成的带状区域,小肠反射区的外侧带状区域。 ⑧横结肠反射区:位于双足底部第1~5跖骨底部与第1~3楔骨、骰骨交界处所形成的带状区域。⑨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足底第 5跖骨底部,经骰骨外侧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⑩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其中含乙状结肠反射区。,肛门反射区: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在膀胱反射区后方的足底与足内侧的交界处。右足相对称的位置也是肛门反射区。

3.4 融洽护患关系,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通过足部按摩时,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拓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同时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为患者减轻了躯体痛苦,体现了医护配合共同治疗护理患者的整体观。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

3.5 不足之处:足部按摩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保健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但在临床护理应用方面却很局限,如何拓展足部按摩的临床护理应用空间,如何规范化实施应用,如何对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等问题还处于摸索探讨阶段,这还需要更多对足部按摩领域感兴趣的人来实践挖掘和总结。志谢:感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顾玮、方华教授,在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4 参考文献

[1] 兰宝珍,肖黄玲.早期穴位按揉对胆囊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34.

[2] 王春国,龙爱云.足底按摩对胃肠道手术后疼痛及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1):27.

[3] 周慧智.微波理疗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7,27(1):66.

[4] 奚晓华,阳 刚.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现代概念[J].吉林医学,2013,34(1):127. [5] Kehlet H.Postoperative ileus[J].Gut,2000,47(1):85.

[6] 王先平,刘 舒.自拟胃肠舒对107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3):184.

[7] 张阳德,林 伶.耳穴按压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0):1014.

[8] 张 鹏,王玉玲.耳穴压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37.

[9] 范士生.足部反射区按摩保健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

[10] 吕艳芬,王冬杰.浅析中医足部按摩法的原理与功能[J].中外医疗,2008,20(1):94. [11] 武 艺.老年患者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J].西部医学,2011,23(4):755.

[收稿日期:2013-11-31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