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189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治疗后出院的慢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而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12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其临床诊断标准为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及以上,连续2年,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 社会模式,对慢支的治疗不仅只满足于疗效,而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有鉴于此,笔者对慢支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支患者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48~73岁,平均(59.16±7.24)岁;病程3~15年,平均(8.41±3.16)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语言与智力均无障碍,无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心肝肾等器官均无严重功能障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对照组出院后无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仍给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①由沟通能力较强、专业水平较高的护士组成干预小组,以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的形式进行干预,前3个月一般1次/2周,后9个月一般1次/月。②通过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对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指导和监督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接触粉尘等)、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患者支持和监督。

1.3 评价标准:干预12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从日常生活能力(13个子项)、社会活动能力(7个子项)、焦虑情绪(7个子项)及抑郁情绪(8个子项)4个维度状态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个子项按优(1分)、良(2分)、一般(3 分)、差(4分)4个等级评价,得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 讨论

慢支发病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临床治疗以预防急性发作、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缓解期时间及改善肺功能为目的,但往往多种因素常导致慢支急性发展或病情加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4]。有研究证明吸烟、感染、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与慢支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单纯生物治疗的效果并不完全理想,而持续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对疗效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常较短暂,尤其是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出院后逐渐忘记了护理干预的内容。本研究中观察组对出院后的慢支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将护理内容拓展至患者家庭,目的在于促进和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主动运动,去除诱发因素,不断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结果显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院外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支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王祥凯.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0):44.

[2] 孟水云,刘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支患者自尊、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1592.

[3] 蔡 燕.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0):2863.

[4] 王小芳,朱均权.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