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2-10-26     浏览次数:255次

文章摘要:本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后2年的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预后的诸多因素,旨在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抑郁症;老年;预后

  美国调查发现,有13%~27%老年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1〕,邢风妹等报道,老年人抑郁率为20.2%~31.7%〔2〕,李雪莹等报告,天津市老年人抑郁率为37.01%〔3〕。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期抑郁障碍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期抑郁的疗效和预后,日渐引起精神医学专业的重视,本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后2年的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预后的诸多因素,旨在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5月~2006年10月的住院老年抑郁患者共85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抑郁状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分裂症后抑郁、适应障碍及其他神经症。随访2年中迁居3例、病故3例,自杀3例、实际分析76例。其中男37例,女39例,入院时年龄60~80(平均66.10±5.36)岁。病程1~24(平均8.6±5.4)个月。平均受教育年限(6.46±2.53)年。已婚46例,未婚5例,离婚及再婚25例。农民35例,工人20例,其他21例,有阳性家族史24例。

  1.2 研究工具

  ①自制资料调查表,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某些观察指标;②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③社会支持量表;④艾森克个性问卷(EPQ);⑤生活事件量表;⑥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

  1.3 方法

  由工作10年以上的精神科医师对患者讲行评定,参研者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1~0.92。以随访时GAS评分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60分视为预后好,≤60分视为预后差。

  1.4 统计学方法

  所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资料进行χ2或t检验。以随访时实际预后为因变量,以与预后有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随访时预后

  76例随访到的患者中有25例(32.9%)在此期间有再住院史,49例(64.5%)患者的预后较好,27例(35.5%)患者的预后差。

  2.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相关分析

  将各研究因素与随访时的预后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时的预后与社会支持、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3、0.263,均P<0.05),与EPQ的N分和P分,HAMD的因子Ⅰ和因子Ⅴ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7、-0.258、-0.283、-0.292,均P<0.05)。不同预后组的婚姻状况、治疗是否恰当、与邻居关系、生活事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驱体疾病、起病形式、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等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而性别、职业、年龄等与随访时预后的相关性无显著性,见表1。表1 两组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略)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疗效(GAS评分)为因变量,以上述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各因子为自变量,按统计学要求赋值,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共6个因素被选入按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即作用的大小排序,依次为: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事件、治疗依从性、伴躯体疾病、EPQ的N分及家庭社会支持,见表2。表2 76例老年抑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本研究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出院后2年的结局进行随访评定,结果表明35.5%的患者预较差,翟金国等报道,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差者占32.8%〔4〕。本文结果与之一致,15个因素与出院后2年随访时结局有关,逐渐回归分析表明,伴有精神病症状、生活事件、治疗依从性、伴躯体疾病、EPQ的N分和家庭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伴有躯体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可能原因是并发的躯体疾病加重了患者的疑病观念和抑郁情绪,以及并发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治疗反应差疗效也差,预后不好。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中预后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或正相关。Eysenk认为,EPQ的N分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N分高表明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对自己躯体或精神方面的不快过分关心,常抑郁自卑,易于形成疑病观念〔5〕。本研究显示EPQ的N分超高,预后越差。

  总之老年抑郁症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生物学的,还有临床、社会心理学等因素,且多为可干预的因素。因此,改善患者的预后要从多方面入手。正规治疗,同时积极治疗患者所并发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病性症状,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合理的家庭支持,改善家庭和社会环境,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促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庆渝,洪俊,陈锡龙,等.在老年医疗保建中实施三级预防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8):4856.

  2 邢风妹,田喜风,张长香,等.离退休老年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145.

  3 李雪莹,李永成,王淑惠,等.天津市老年人抑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9):19213.

  4 翟金国,李功迎,赵靖平,等.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科学,2004;13(4):4113.

  5 翟金国.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症病杂志,200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