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40例利用无创呼吸机的间歇正压呼吸疗法进行呼吸衰竭救治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138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的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在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80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的改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及pH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呼吸衰竭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减弱,进而造成组织供氧不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基于此,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进行了呼吸衰竭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止咳及氧气供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进行治疗,即选择合适的呼吸机面罩的硅胶材料,治疗前调节好呼吸机的安全频率及自主触发频率。初始吸气正压设置为8 cm H2O (1 cm H2O=0.098 kPa),依据患者的实际耐受量,逐步调至 10~18 cm H2O,呼吸末正压设置为3~6 cm H2O,氧气流量设置为2 L/min,每次呼吸治疗时间为3~6 h。 

1.3 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发现,观察组患者的 PaO2、PaCO2及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 PaCO2及pH值的比较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及pH值比较( s x±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pH值观察组 40 70.13±6.89 61.22±11.09 7.37±0.04 对照组 40 49.87±5.97 76.89±14.37 6.89±0.67 t值 6.400 7.283 3.08 P值 0.000 0.000 0.013 注:1 mm Hg=0.1333 kPa 

3 讨论

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状态,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患者肺部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增强患者肺组织的组织弹性,降低呼吸阻力,从而有效的改善呼吸严重受阻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疾病的痛苦程度[2]。无创呼吸机可通过两个正压辅助通气的提供,在患者呼吸时,通过调节气压,使患者的肺内的气体可以呼出,吸气时,通过给予吸气辅助支持从而增加患者吸入的气体量,从而对患者体内的PaO2、 PaCO2及pH值进行纠正,迅速有效的改善呼吸衰竭[3]。近些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临床应用日趋成熟,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医疗人员及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从而进一步说明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的改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及pH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常 虹.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6):105. 

[2] 彭瑞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4):68. 

[3] 钮善福.面罩机械通气氧疗在救治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293. 

[收稿日期:2013-06-07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