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150例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118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特异性脱敏方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经皮肤点刺试验检测阳性的哮喘患儿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基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75例,临床控制32例,显效3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67%;治疗组75例,临床控制8例,显效2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脱敏治疗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对哮喘病因的脱敏治疗可有效降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哮喘的发作次数,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气道的炎性反应,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哮喘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且多发生于夜间或凌晨,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使患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但主要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常规治疗是应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但这两类药物均不能针对哮喘的病因进行治疗[1],临床效果较为不理想。目前临床上唯一针对儿童哮喘病因的治疗方法是脱敏治疗,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儿童哮喘的患者150例采取脱敏方法进行了治疗,治疗疗程为1~3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5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关于哮喘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孩78例,女孩72例;年龄5~14岁,平均(8.2±1.2)岁。患儿入选标准:①儿童哮喘定义以实用儿科学为指导。②年龄在5~14岁之间;③患儿依从性好,需接受1~3年的脱敏治疗;④无心血管系统或者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将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男孩43例,女孩32例,年龄5~13岁,平均(8.1±1.3)岁;治疗组75例,男孩35例,女孩40例,年龄6~14岁,平均(8.3±1.0)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75例患儿常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AstraZeneca AB,H20080249)200~400 μg/次,1次/d;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75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脱敏治疗;疗程为1~3年。

1.2.2脱敏治疗方法

1.2.2.1皮肤点刺试验:选用标准化的点刺试剂(德国Allergopharma 公司生产)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包括螨虫、霉菌等17 种吸入性和6 种食物性过敏原。测试前3 d 停止应用抗组胺类药、皮质类固醇和伴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3-4]。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将试剂滴于前臂掌侧皮肤上,用专用点刺针行皮内点刺试验,每种变应原的注射剂量为0.02 ml,皮丘的直径大约为3 mm,15~20 min后开始观察及记录皮试试验结果[5-6]。

1.2.2.2结果判定:皮丘红晕超过1.0 cm表示阳性,相反表示阴性。

1.2.3脱敏治疗方法:根据变应原皮试试验的检测结果,对患儿最明确的变应原实行脱敏治疗,其起始浓度在1:108~1:109之间,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处皮下注射,每个疗程的开始剂量为0.1 ml,每次增加0.1 ml,依此类推,直至注射剂量为1 ml,初始治疗一般需4~7个月。下一个疗程浓度增加10倍,以此类推,直至浓度达到1:102进行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阶段,要求每次注射剂量为0.5 ml,每周2次[7-8],逐渐延长治疗时间,每周1次,每月1次,每2个月1次,直到停药,治疗疗程为1~3年。

1.3观察指标:脱敏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及ECP 水平测定。采用肺功能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S-980A(III))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重点评价指标为FEV1 及PEF;同时采用瑞典法玛西亚UniCAP100 进行ECP水平检测,以判断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反应程度。

1.4疗效评价标准:随访13个月,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参照《GINA2006 哮喘治疗新理念-哮喘临床控制》,并结合该院实际,将哮喘治疗疗效分为以下三级:①临床控制:患儿哮喘症状得到完全缓解,且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进行辅助治疗;②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仍需服用小剂量药物进行控制,③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长期应用药物进行控制;④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见任何缓解甚至加重[9-11]。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治疗组75例哮喘患儿,临床控制32例(42.67%),显效34例(45.33%),有效2例(2.67%),总有效率为90.67%;治疗组75例哮喘患儿,临床控制8例(10.67%),显效26例(34.67%),有效11例(14.67%),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2哮喘发作次数及FEV1、PEF 及ECP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脱敏治疗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7532(42.67)34(45.33)2(2.67)7(9.33)90.67对照组758(10.67)26(34.67)11(14.67)30(40.00)60.00

表2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及FEV1、PEF 及ECP水平比较分析(x±s)

组别时间例数发作次数FEV1PEFECP治疗组治疗前756.83±3.9268.75±18.8966.72±18.9214.19±5.68治疗后0.79±0.2390.36±13.1992.41±14.084.87±3.06对照组治疗前756.79±4.0168.76±18.9066.74±18.7514.27±5.57治疗后4.27±1.4677.69±14.8376.69±15.219.75±4.67

2.3不良反应分析:治疗组75例患儿,1例出现轻微皮疹,1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发生头痛,经短暂停止治疗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75例患儿,2例发生轻微皮疹,1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发生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气环境的不断改变,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儿童哮喘发病率约为2.6%[12];中国哮喘患者均3 000万人,而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占3%以上,由此可见,哮喘是危害幼儿身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13]。儿童哮喘病是儿童支气管在高度反应状态下,由于反应原或其他外界因素所引起的广泛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等疾病。其诱发原因主要有过敏、湿疹、过敏性鼻炎、动物和毛尘螨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以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当变应原进入具有特异性体质的患儿体内后,就会刺激T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从而诱导B细胞分化合成特异性的IgE,并结合于如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以及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Fca受体(FcR2)[14]。因此,当同种变应原再次进入患儿体内后,就可与已经结合上的IgE发生交联,从而使这种细胞合成和释放各种活性介质,这些介质最终导致呼吸道黏液分泌物增多、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平滑肌的收缩以及炎性细胞的侵袭,导致炎性反应不断浸润,气道炎性加重,从而产生咳、喘等各种临床症状。

目前,儿童哮喘病已成为儿科医生经常接触到却很难诊治的疾病,基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哮喘发生后常伴有胸闷气短症状,引起慢性呼吸病,其可导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狭窄,肺部的呼吸面积减少,从而增加了儿童哮喘的治疗难度[15-16];其次,哮喘起初的症状与普通的感冒相差不多,常被家长误诊为感冒,导致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加重,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17];同时,该病经常造成病情迁延,所复发作,甚至引起呼吸衰减,因而,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儿病因而选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8]。

脱敏治疗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其机理是诱导患儿建立其对哮喘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从而使哮喘患儿再次接触此类变应原时,不会再产生过敏引起发病或使临床症状减轻;其兼有针对病因治疗及预防发作的双重功效,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可塑性强,因而,对于儿童哮喘患儿更适合应用脱敏方法进行治疗。特异性脱敏疗是在确定患者的过敏源后,将该过敏源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疫苗制剂,剂量由小到大递增给药,因低剂量疫苗免疫治疗通常达不到临床效果,而高剂量疫苗免疫治疗,则可能引起过强的不良反应[19]。所以,必须通过让患者长期、反复接种疫苗来提高对此类过敏源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症状的目的。此过程需要家长及其患儿有耐性,积极配合,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2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治疗组75例,总有效率为90.67%(68/75);对照组75例,总有效率为60.00%(45/7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金小红[21]等的报道结果一致,说明通过针对病因和正规的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提示儿童DA应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②哮喘发作次数及FEV1、PEF 及EC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脱敏治疗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脱敏治疗后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控制,其与国内研究[22-23]报道相似。③不良反应:治疗组75例患儿,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75例患儿,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罗爱武等[24]的报道相似,提示特异性脱敏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较适合儿科使用。

儿童哮喘的发病与遗传、接触变应原、潜在的肺部感染以及鼻炎等因素相关,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迁延,儿科医生应尽早针对病因治疗,而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明确,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儿科广泛推广和应用。

4参考文献

[1]赵德育.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4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31):177.

[3]阐玉英,郝创利,严永东,等.小儿过敏性疾病变应原脱敏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97.

[4]Kurt G,Tournoy MD,phD,Sharen Paovoost MSc,Chris van Hove MSc,et al.The role of immune tolerance in asthma pathogenesis[J].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2006,6(5) :437-443.

[5]梅芬娥,周孝贞.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5,27(1):949.

[6]王红哲,李超乾.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2009,3(2):137.

[7]杨皓征,空鲜明,曹兰芳.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免疫疗法及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1):25.

[8]陈小雪,余勤,杨克虎,等.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8):57.

[9]Akdis M,Nlaser K,Akdis CA.Tregulatory cells in allergy: novel concepts in the pathogene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6(5):961.

[10]董晓丰.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60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86.

[11]尹玉敏,程志英.对哮喘患者应用变应原疫苗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2):48.

[12]Jose-Carlos Garc′a-Robaina,Inmaculada Sanchez,Fernando de la Torre,et al.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mite-allergic asthma with modified extracts of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and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in 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Jour-nal of Allergy clinical Immunolgy,2006,118(5):1026.

[13]史玲艾,袁洁,安淑华,等.哮喘儿童应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随访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2):267.

[14]王红哲,李超乾.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9,3(2):137.

[15]洪彦科,肖慧芳,任瑞良,等.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1(2):770.

[16]梅芬娥,周孝贞.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8,27(1):94.

[17]汤葳.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7,21(3):149.

[18]Gammeri E,Arena A,D′Anneo R,et al.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Ultra-Rush(20 minutes)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or Asthma[J].Alleraologia et Immunopathologia,2005,33 (4) :221.

[19]Cuesta E,Bousquet J,Csnonica GW,et al.Standards for practical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J].Allergy,2009,61 (Suppl.82) :1.

[20]童建林,唐从发.脱敏治疗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改善作用观察[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74.

[21]金小红,陈存国.小儿难治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2974.

[22]刘萍,吴敏,王莉,等.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24.

[23]李靖.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 (7):487.

[24]罗爱武,马恒颢,许曼春,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28例[J].广东医学,2010,31(22):2984.

[收稿日期:2013-01-21编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