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151次

文章摘要:目的:对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 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必可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吸入治疗,4周为 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作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 复方制剂,与仅含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可酮相比,治疗和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 推广应用。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对比患者使用舒利迭和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对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2]。且所有患者在入院前4周内全身未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β2-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男56例,女44例,年龄13~61岁,平均42.6 岁。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及治疗前肺功能、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吸氧吸痰、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吸入必可酮(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次1吸(250 μg丙酸氟替卡松),2次/d;治疗组吸入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次1吸(50 μg 沙美特罗加100 μg丙酸氟替卡松),2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的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项目:逐日观察和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后采用CompactⅡ肺功能仪进行患者肺功能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的测定,据此来评价治疗组药物的临床疗效。

1.4 临床疗效判定[3]:临床控制:哮喘症状消失,肺功能接近正常,FEV1、PEF增加量>35%,或FEV1、PEF≥80%预计值, PEF昼夜波动率<20%;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PEF增加量在25%~35%之间,或FEV1、PEF达到预计值的60%~79%之间,PEF昼夜波动率>20%;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PEF增加量在15%~24%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控制、显效、好转合计为有效,以此来计算药物的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见表2。对照组咽喉不适及口咽霉菌感染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丙酸氟替卡松具有抗过敏和抗感染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上皮细胞增生、缓解气道炎性反应,同时其还具有脂溶性、受体亲和力及肝脏首过代谢率高的特点,因此可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主要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具有脂溶性高、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舒利迭为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协同抗炎和抗支气管痉挛。本研究采用舒利迭(治疗组)和必可酮(对照组)分别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舒利迭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医药领域大范围推广。

4 参考文献

[1] 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8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32.

[3]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哮喘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收稿日期:2013-01-30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