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临床疗效对比评价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120次

文章摘要:目的:研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院前救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实施球囊人工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所需的时间、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和复苏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的急救中,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的效果基本一致,球囊辅助呼吸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心脏骤停患者在实施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心肺复苏是重要的内容,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的过程中应尽早使其气道通畅,多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这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非常关键[1-2]。笔者对气管

插管及球囊辅助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进行院前救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张文武

主编的《急诊内科学》对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7~81岁;61例患者为心脏疾

病引起的心脏骤停,17例是由于晚期肿瘤导致的心脏骤停,13例是由于急性中毒导致的心脏骤停,9例是由于其

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心脏骤停的原因等基本信

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依据《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立即实施徒手心

脏按压[4],按压频率每分钟超过100次,按压深度超过50 mm,按压与放松的比例为1∶1,同时进行气管插管

辅助通气。为了判断气管插管有无置入,需要停止胸外按压50 s左右的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电击除颤,同

时静脉推注肾上腺素。观察组患者实施球囊人工通气:患者实施心脏按压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进行气囊-

面罩通气,给予患者呼吸支持,频率为18~20次/min,其余操作均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两组患者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t检验进行均数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和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情况(x±s)组别例数建立通气时间(s)复苏5min后血氧

饱和度对照组5063.1±5.891.0±3.4观察组508.9±4.392.3±2.8P值<0.05     >0.05
2.2两组患者恢复成功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恢复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20.0%;观察组患者中有9

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18.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引起有效排血停止,被称为心搏骤停。引起心跳骤停的原因很多,例如意

外事件(电击伤)、心脏病、溺水、严重创伤、窒息等等[5]。心跳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但是真正成功的

患者有限。心跳骤停的患者在院前实施心肺复苏的急救中要以人工呼吸、打开气道以人工循环为前提。
  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多种方法中,紧急实施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比较得到大家的认可,早期实施气管插

管能够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几率[6]。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心脏按压的实施并不难,关键是建立人工通

气,这也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重点问题。但是,院前急救想要快速建立气管插管人工气道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医护

人员有过硬的技术,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实施气管插管有一定的困难。 
  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球囊辅助呼吸的操作相对简便,临床医师容易掌握,比较适合院前急救[7]。但是其也

具有缺点,例如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患者有大量分泌物或者呕吐情况时,治疗的效果就不理想,不能保证患者

吸入足够的氧气。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通气方法,为患者后续的治

疗提供便利。对于气管插管有一定困难的患者,不可强行插管;对于呕吐物较多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插管。总之,

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4参考文献
[1]Martin-Gill C,DilgerCP,Guyette FX,et al.Regionalimpactofcardiacarrestcentercriteriaonout-of

-hospitaltransportationpractices[J].Prehosp Emerg Care,2011,15(3):381.
[2]McNally B,Robb R,Mehta M,etal.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surveillance——Cardiac Arrest

Registry to Enhance Survival(CARES),United States,October1,2005-December31,2010[J].MMWR Surveill

Summ,2011,60(8):1.
[3]王夕艾,鲁峰.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4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4(33):648.
[4]洪云玉,黄海燕.心肺复苏98例回顾性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6(31):126.
[5]陈文彬.两种不同通气方法在紧急心肺复苏中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学,2011,42(10):845.
[6]邵效,邓活,陈巍宇,等.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0,42(8):946.
[7]覃剑,唐召力,廖立峰,等.院前急救危重病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应用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0,21(4)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