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康复救治小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04     浏览次数:164次

文章摘要:功能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

  作者:刘文霞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应用观察

  脑卒中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随之而来的高致残率使幸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我院成立了康复救治小组,在脑卒中的救治和康复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1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10例,男68例,女42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65.2岁。对照组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65.8岁。2组性别比、年龄、既往史、伴发疾病、治疗前状态、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评定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标准,采用1987年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4]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BI评定。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按照神经内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脱水、降糖、降脂、降压、抗血小板等)和护理,包括患者自行的某些功能的学习和训练,如翻身、床上移位、患肢的按摩、屈伸等。

  1.3.2 康复组:由神经内科医师、护师、康复师、心理医师、营养师和家庭成员组成康复救治小组,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患者入院后由神经内科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完善相关的检查,专业护士实施专业护理,营养师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估,心理医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早期发现影响康复效果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 h后,由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以Bobath训练 和运动再学习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训练,具体包括:①急性期:体位变换、保持良好体位、关节被动活动按摩、床上活动训练和开始ADL训练。②离床期:坐位运动、平衡运动、起坐训练、认知功能训练、ADL训练、开始作业疗法(OT)训练。③步行期:步行训练(平行杠内、跨步与二点步行与拐杖步行训练等)及独立步行训练,言语、认知、ADL与OT继续训练。每天2次,每次45~60 min。同时注意到训练的具体性、多样性、反复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配以针灸、高压氧、络通电刺激等辅助治疗策略。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家属成员参与其中,以保持康复的持续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增高(P<0.05或<0.01);治疗后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 BI评分增加(P<0.01)。表1 2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偏瘫的康复机制,除取决于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过程即病理学方面的恢复(侧枝循环的建立,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血管的再沟通等)外,还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即尽可能利用中枢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突触阈值的变化以及同侧支配功能转移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重新组织起一个功能细胞集团的网络系统实现功能重组。功能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

  康复救治小组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营养和训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集多专业、多学科为一体对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个体化治疗。康复救治小组立足于营养为基础,营养支持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5],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早期预后有所裨益,对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也有所帮助[6,7]。同时康复救治小组更能关注患者的情感及生活问题,增强医患的沟通,营造让患者主动接受的环境,另外在对患者康复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让其参与其中,起到协助和监督作用,并保持康复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钟建斌,李协,金丹娜,等.早期康复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影响.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8485.

  2 董丽萍,耿笑微.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3131315.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1.

  4 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135,124125.

  5 Kozakova S,Charvat J,Hrdlicka L,et al.Nutrition in patient with cerebrovascular stoke.Vnitr Lek,2003,49:587.

  6 赵冉,何肖阔.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8,30:896.

  7 佘正明,黄北春,李作权,等.脑出血急性期营养支持与早期预后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55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