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323次

文章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例,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组患者20例,在手术中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显著优越于非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但临床治疗情况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和非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10月~20137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其中男12,8,年龄2658,平均(35.50±3.50)岁;固定组患者20,其中11,9,年龄2757,平均(34.50±2.50)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严重药物过敏等情况。

1.2方法

1.2.1非内固定治疗: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后,恢复解剖关系后,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依据情况进行体外克氏针固定治疗。

1.2.2内固定治疗: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恢复解剖关系后,在手术中进行钢板螺丝,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比较,固定组各项指标与非固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而三角韧带无损伤时,固定内侧、外侧骨性结构后,下胫腓联合固定与不固定对骨折愈合及术后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内、外侧所有结构均完整时,下胫腓联合是可以不固定的[1]。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及深层三角韧带断裂或深、浅层三角韧带均断裂而内踝无骨折时,固定内侧、外侧骨性结构后,修复三角韧带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与固定下胫腓联合不修复三角韧带相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修复三角韧带比固定下胫腓联合更重要[2-3]。

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后,由于恢复了内侧、外侧所有结构的完整性,恢复了下胫腓联合及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如果固定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而三角韧带的损伤不修复,虽然下胫腓韧带可以获得愈合,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功能不良。

本组结果显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进行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预后优良率、降低骨不连发生比例、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4 参考文献

1]张存华,尹彦军,李洪波.腓骨短肌腱修复足外踝失稳[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4)262.

2]李凡,方煌,勘武生.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7)546

3]张文昌,张国庆,张鲲.三踝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