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喜炎平治疗128例手足口病(普通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298次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疗效显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以柯萨奇A组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为主,婴幼儿多见,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2年10月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采用喜炎平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0月收住院的12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全部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诊断标准,排除如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肝炎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年龄<1岁26例(203%),1~3岁68例(531%),3~7岁34例(266%),平均年龄(236±12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如退热、补液、口腔局部外用药等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喜炎平5~10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
13观察项目:记录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14疗效评定标准:①有效:治疗3~5 d 内体温正常,部分疱疹干燥结痂,无新出皮疹,一般情况好转;②无效:治疗5 d 内仍有发热,皮疹无减少或增多,或合并细菌感染。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记录各症状改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d)组别例数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组64298±112①366±088①605±105①对照组64347±102472±077731±133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56例,无效8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44例,无效20例,有效率688%,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有效无效治疗组6456(875)8(125)对照组6444(688)20(312)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8,P<005      

3讨论
  近年来手足口病有高发趋势,属急性传染病,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夏秋季,农村高于城市[1],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常见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受损多见,未见肾功能损害,高血糖提示病重[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减低,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较多见[3]。部分患儿有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4]。目前此病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喜炎平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提高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加细胞免疫力,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反应渗出,解热作用明显[5]。临床结果表明,采用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4参考文献
  [1]刘丽婷,胡海霞,王桂茹.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34),5642.
  [2]孙婧.手足口病520例的临床综合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8), 948.
  [3]张丽玲,宋广荣,张瑞卿.宁夏26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2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
  [5]李曙光,叶再元.穿心莲内酯的药理活性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5)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