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281次

文章摘要:研究总结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在急救中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2.85%),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结论:通过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可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抢救预案,从而明显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在急救中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2.85%),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结论:通过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可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抢救预案,从而明显提高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创伤,失血休克,急救护理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指当患者受到严重创伤后其体内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同时在损伤组织分解物的血管活性作用下,增高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引起毛细血管的扩张,从而导致有效循环减少及细胞出现缺氧状态。[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液循环、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代谢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由于其病情较为复杂且发病较快,因此具有病情变化快、严重的生理絮乱以及较高的死亡率等特点,早期的临床抢救与护理对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收集整理所在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为 18~64岁(平均为45.8岁);本组病例受伤部位:3例为颅脑损伤并伴有骨折;7例为闭合性腹部损伤(4例为脾破裂,3例为肝破裂);9例为开放性胸部损伤(4例肺挫伤并血气胸,5例心脏刺伤);5例为四肢创伤;4例为复合性创伤。

1.2 临床表现及抢救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入院时均出现明显休克现象,其中27例出现意识模糊、神情呆滞、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为50- 80mmH g,脉搏﹥100次/min,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无法测量血压。

本组28例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直接送入手术室治疗,26例患者经抢救后转入危重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2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临床抢救成功率为92.85%。

2 抢救护理措施

2.1 准确评估病情

一般休克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情绪不安等等,而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则表现出更为危急的病情,因此在临床抢救中并不能等到上述症状出现才判定为休克,而因心率增快一般都比血压下降更快,因此不能将血压变化做为临床诊断的唯一标准。而在临床抢救中,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休克症状,而最好的判定方法就是触摸桡动脉搏动,尤其是对刚接诊患者可根据桡动脉搏动的强弱快慢对其是否存在休克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给予吸氧、扩容、输液等其它抢救措施并对行其它项目的观察与检查。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纠正缺氧状态

接诊患者后首先将其平放,保持气道的通畅性,同时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异物及分泌物;对于昏迷患者则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预防吸入杂物而阻塞气道;若患者出现舌后坠或者喉头水肿,则需要采用舌钳夹出或者留置口咽通气管。

一般休克患者都有低氧血症,因此需给予面罩吸氧汇总鼻导管,氧流量控制为 4~6L/min,氧浓度为45%~55%为宜;若患者病情严重则可采取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气管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则需要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保障了患者的气管的通畅性。

2.3 实施液体复苏

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实施液体复苏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液体复苏是否有效关系到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在行液体复苏时需遵循“早期、多通道、足量、快速”原则,首先迅速建立2~3条大口径的静脉输液通道(选择静脉时尽量选择颈外静脉或者上肢静脉)同时协助医生实施深静脉导管置管,其中一条静脉通道需用输血器(便于输血);在补液时采用晶体溶液时应该适量加入胶体溶液(晶:胶的比例为 3:1),这样可提高改善血液动力学效果并增加维持时间。[2]而在补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其它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此来做为判断复苏的效果。

2.4 处理伤口出血

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需及时采取紧急止血,例如:活动性出血、开放性骨折患者而言,则需采用卡板固定并及时结扎,同时使用无菌敷料行加压包扎止血处理;若患者有出现内脏活动性出血,则需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来确诊并送手术室治疗。

2.5 辅助检查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行上述抢救措施之后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对于肺挫伤、单纯骨折以及轻度肝脾破裂而引起的轻度失血性休克,在经液体复苏等治疗后便可有效控制病情,之后再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项目;[3]若经液体复苏等治疗后休克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者,在存在手术指征情况下立即行手术治疗;若患者合并有严重颅脑损伤,则需在行抗休克治疗后行颅脑CT检查,以此来制定手术方式及确定手术部位。

3 讨论

一般创伤性休克都是因大量失血而引起的,因此临床抢救主要采取控制出血并处理创伤口,而为了能够尽快行准确的抢救,那就需要从根本上纠正休克,尤其是需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并及时行手术。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护理人员需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并为急诊医生提出合理化急救建议,并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从而达到改善预后及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救护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7,06,51- 52.

[2] 原忠青,王翠梅,郭秦杰.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122-123.

[3] 叶志强,戴海涛,胡祥华,等.182 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体会[J].广州医药,2009,4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