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胆囊息肉样病变2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27     浏览次数:198次

文章摘要: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亦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本病一般无症状,腹部检查多无阳性体征,随着B型超声诊断仪的普遍使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已成为一种常见病。

  作者:赵晓宏,赵晓伟,王晓霞  作者单位: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山西 朔州

  【关键词】 胆囊息肉;诊断;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亦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本病一般无症状,腹部检查多无阳性体征,随着B型超声诊断仪的普遍使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已成为一种常见病。我院从1999年6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2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9例,女19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年龄39.2岁;病程1 a~5 a;本组患者以右上腹痛就诊者21例(75%),无症状而经B超检查发现者7例(25%)。本组经B型超声检查证实胆囊壁有凸向腔内的中等强度回声光团,最小直径2 mm,最大20 mm,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移动,为单发或多发;有蒂者检查时变换体位有摆动感和漂浮感。本组全部施行了胆囊切除术。术中剖开胆囊见息肉位于胆囊体部20例,胆囊底部3例,胆囊颈部5例。肉眼所见:胆囊固醇息肉8例,呈黄色,多发或单发,均为<10 mm桑椹样结节,多数有蒂;炎性息肉6例,以单发多见,呈粉红色颗粒状,表现为胆囊壁的局部隆起,无蒂,直径为2 mm~12 mm;腺瘤性息肉14例,多发或单发,直径>10 mm,本组最大直径20 mm,呈腺瘤样外观,有蒂。以上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本组未发现恶变者。

  2 讨论

  2.1 病因和病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亦称“胆囊隆起性病变”。1985年日本第21届胆道疾患研究会提出把15 mm以下的病变统称胆囊小隆起病变。病理上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的区别。前者包括腺瘤和腺癌,以及少见的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后者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尚有很少见的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黏膜或胰腺组织等[1]。一般认为,前者是胆囊黏膜的瘤性增生性肿块;后者是胆囊壁对胆固醇结晶物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的局部反应增生而形成的肿块。

  2.2 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因而早期诊断困难,若出现症状,亦主要为与胆囊癌相似的症状如右上腹不适和(或)隐痛。随着病变的进展或合并有结石、炎症等疾病时,可进一步出现如胆绞痛、发热、寒战、黄疸等症状,因而临床容易漏诊或误诊,特别是对无症状的早期息肉癌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率明显升高,国内报告B超诊断准确率可达90.9%。但仍然难以区别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帮助确诊的方法有:常规超声加多普勒超声或声学造影检查;内镜超声(EUS)检查;CT增强扫描;超声导引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2.3 治疗 B超对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性质有困难,它们在超声图像中的表现都十分相似,特别是早期胆囊癌的声像图与息肉样病变难以鉴别。船川武俊等认为,用内窥镜超声诊断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出定性分析[2]。国内学者一般认为直径在0.5 cm以内的胆囊息肉常为良性病变,在1.0以上者,则可能为腺瘤样息肉或有恶性可能[3]。因此作者认为有下列情况时应早期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息肉在短期内增长迅速;单发息肉>5 mm;年龄超过50岁;合并结石或慢性炎症;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影响排空者。患者如无以上情况,可不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用B超复查一次,直径<2 cm的胆囊息肉,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过2 cm或高等怀疑恶变,应剖腹手术,以便于行根治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5.

  [2] 船川武俊,木本英三,内藤靖夫,等.胆领域内视镜德超声诊断法[J].临床外科,1992,47:33.

  [3] 吴阶平,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1986: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