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7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2-09-10     浏览次数:188次

文章摘要:随着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手术适应证可逐渐放宽,但同时也要求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胆囊开腹技术和处理意外的能力。

  作者:姚卫国,钱云,万小宇  作者单位:兴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兴化 225766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基层医院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手术范围的扩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普外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施行34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47例,其中男81例,女266例;年龄16~79岁,平均45.2岁。胆囊息肉41例,胆囊结石303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3例。胆囊结石急性发作27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15例。有腹部手术史27例,其中阑尾切除术8例,子宫切除术5例,剖宫产11例,胃肠手术2例,1例有食管癌手术史。

  1.2手术方法

  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压力12~14 mmHg)。采用四孔法治疗315例,三孔法32例。术中对胆囊肿大且张力高者先行减压,仔细解剖calot三角,胆囊动脉放置1~2枚钛夹,胆囊管增粗采用中号或大号钛夹或用钛夹阶梯施夹,也可用丝线结扎。术中遇炎症较重操作困难、胆囊破裂胆汁溢出、结石外漏等情况时于右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本组留置引流管12例,均于3 d后拔除。

  2结果

  本组347例中手术成功342例,手术时间20~130 min,平均53 min。其中有5例中转开腹,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2例胆囊化脓,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而中转开腹;1例胆囊三角区组织水肿解剖结构不清中转开腹。所有患者无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3讨论

  我院是基层医院,开展LC时间不长,由于经验少、技术不够娴熟,适应证把握较严,术前应充分评估LC的难度。对萎缩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急性发作之胆囊炎都视为相对禁忌证。术前检查要全面细致,我们对所有病人均采用高分辨的彩超检查,充分了解胆总管是否扩张、有无结石,胆囊壁的厚度,有无积液、萎缩,做到心中有数。另外,病史的采集相当重要,特别应注意患者近期有无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

  术中正确显露胆囊及calot三角,防止胆管损伤,这是LC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分离三角区从胆囊壶腹开始分离后三角,再从前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尽可能明确“三管一壶腹”的关系,一般完成calot三角解剖后,三角区内除胆囊管、胆囊动脉及少许结缔组织外,不应有其它组织结构,然后根据胆囊管的情况夹闭胆囊管并常规切除胆囊,完成手术。如果结石嵌顿,粘连往往较多,小结石嵌顿可用分离钳从胆囊管近端推向胆囊体,对结石嵌顿不易推动,可从胆囊壶腹部向胆囊管方向分离,找出二者交界变细部位,分离出胆囊管,明确与肝总管、胆总管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12]。本组347例患者均按上述方法处理,无胆管损伤发生。开展LC初期我们聘请上级医院资深专家指导,对预防LC并发症起了很大作用。

  随着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手术适应证可逐渐放宽,但同时也要求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胆囊开腹技术和处理意外的能力。我们认为以下情况应列为中转手术指征:①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若坚持镜下手术必将加大胆管和邻近粘连器官损伤的风险;②结石嵌顿于胆囊管近胆总管处;③急性炎症合并胆囊萎缩,胆囊三角区瘢痕粘连、组织水肿、解剖困难、辨认不清;④大量结石散落腹腔,难以取净;⑤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⑥术中诊断胆囊恶性肿瘤。适时中转并不是手术失败,而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目的是安全完成手术,一意孤行勉强镜下手术致胆管损伤或大出血,才是手术的失败。LC术后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发热的时间和程度,并可作为有无出血及胆漏的观察窗口,大大提高了LC手术的安全性[34]。我们一般对胆囊炎症较重或胆囊床创面处理不满意的病例,经戳孔放置引流管能将炎性渗出液、渗血及时引出体外,防止感染,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引流管拔除时间一般在术后24~48 h。

  【参考文献】

  [1] 张新义,田俐.腹腔镜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8(25):43.

  [2] 李翔,朱宏.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2):127-128.

  [3] 张德景.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46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522-523.

  [4] 吴建斌,张明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对策[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