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48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20     浏览次数:162次

文章摘要: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brainheart syndrome,BHS)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体会。

  作者:郭竹琴,张颖,秦怡,王建强  作者单位:710054 陕西西安,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brainheart syndrome,BHS)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06年3月—2009年6月共治疗48例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6年3月—2007年8月期间28例患者信息资料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进修学习时)。结果 BHS在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48.97%,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BHS明显高于脑出血(P<0.05),且BHS的发生于脑出血部位有关。BHS心电图主要表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结论 BHS与出血性脑卒中的部位有关。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诊治体会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esis mechanism and diagnosis of Brain-heart syndrome after hemorrhagic brain strok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in 48 patients with BHS after hemorrhagic brain stroke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rate of pathogene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BHS in hemorrhagic brain stroke was 48.97%. BHS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erebral hemorrhage (P<0.05). The main present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in BHS was myocardial ischemia, dysrhgthmia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BHS relates to position of hemorrhagic stroke.

  【Key words】 hemorrhagic stroke; Brain-heart syndrome; diagnosis realizatio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加快,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死亡率、致残率增高,已受到广泛关注。但脑心综合征对心脏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尤其不同部位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的对比分析报道较少。笔者收集48例出血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合理化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3年本组收治出血性脑卒中病人98例,并发脑心综合征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2~81岁,平均42.25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并发脑心综合征16例;基底节出血20例(丘脑15例),并发脑心综合征10例;脑干出血18例,并发脑心综合征8例;小脑出血16例,并发脑心综合征7例;脑叶出血24例,并发脑心综合征7例(其中额叶4例,颞叶2例,岛叶1例)。见表1。

  1.2 方法 入院后即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分别于第3、5、7天复查,前后对比有明显异常即收入本组;还包括随机发现的异常心电图,结合心肌酶谱变化。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除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及颅脑血肿清除术(12例 ),术后再出血死亡2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脊液置换(5例)外,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心肌功能治疗。具体用极化液、黄芪液、生脉液及倍他乐克;视情况给异舒吉;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者给予对症治疗。表1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情况

  2 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死亡12例(12.24%),并脑心综合征的患者死亡10例(20.83%),死亡率明显增高。

  3 讨论

  3.1 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概念 指患者原先无心脏病变及相应的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卒中发作时或后发生心电图及(或)心肌酶明显异常。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及广泛脑缺血坏死的患者。

  3.2 脑出血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脑出血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各文献报道不一,约55.7%~90%[1],蛛网膜下腔出血并BHS为73.4%~94.7%[2]。本组资料表明BHS的发生率为 48.97%,位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及丘脑的出血并发BHS的几率明显高于脑叶。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丘脑、脑干、小脑及脑叶出血。相关资料也表明BH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的部位有关,出血破入脑室或压迫脑干,广泛性脑损害时,颅前凹病变影响到额叶的13区、24区或边缘系统,杏仁核、脑干头端及岛叶时易并发BHS[3]。

  3.3 临床特点 脑心综合征多在卒中后3~7天发生,其中心电图改变大多于卒中后12~24h内出现;随原发病的好转于卒中后2周内恢复正常;有心肌酶改变者基本与心电图的改变相一致。脑心综合征对预后明显不利,本组显示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死亡率20.83 %,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者12.24%(P<0.01)。

  3.4 发病机制 近年研究认为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与下列六个方面有关[4]:(1)神经因素:病变影响下丘脑功能,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兴奋。(2)体液因素:儿茶酚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一方面冠脉痉挛及收缩造成心肌缺血及损伤,另一方面心肌自律性和异位起搏点增加导致心律失常。(3)某些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如血浆内皮素、氧自由基、血栓素A2、前列腺素2α、内源性阿片肽及内源性镍增加导致心肌损伤;心脑血管病变存在共同的基础疾病和病理基础;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为常见病因。(4)治疗过程中应用脱水剂导致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

  3.5 诊治体会 (1)病因治疗,随原发病的好转,脑心综合征会逐渐好转。(2)保护心脏功能,易并发脑心综合征的,脱水剂主张用速尿,不用甘露醇,以减轻心脏负担,强心药主张早用。(3)药物治疗,本组以中性治疗为主,结合发病机制,给口服倍他乐克12.5~25mg bid;静滴极化液以促进细胞代谢,营养心肌;给予静滴黄芪液或生脉液以扩冠,维持血压稳定;依情况可静滴异舒吉,疗效好,再出血低,心脏症状缓解快。(4)对脑脊液置换术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应证患者,应及早实施手术。(5)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维民,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56.

  2 曾红轩,叶珩,孙诚.脑心综合征145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1999,8:614.

  3 程建丽,樊泽元.脑心综合征诊治体会.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449.

  4 刘雅明,董均树,吴绥生.脑心综合征研究进展.中华急诊医学杂,2007,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