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2-04-01     浏览次数:150次

文章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而诱发糖尿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朴春姬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院,吉林 延吉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而诱发糖尿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临床上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不仅认真观察精神症状,还要认真细致观察全身症状,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及尿糖、血糖等项目的筛查实验,进行个体化治疗和护理,调节饮食,密切观察,维持治疗,巩固疗效,使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1 病例介绍

  患者,金某某,女,38岁,以反复出现孤僻、烦躁、疑心重多年,于1989年5月1日首次住院,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先后住院8次,口服氯氮平后,于1996年3月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查尿糖(++++),血糖16.8 mmol/L,但消瘦不明显,口服优降糖,调节饮食,加强护理,使血糖降为8.5 mmol/L尿糖(+),口渴、多饮、多尿消失。

  患者,许某某,男,40岁,以反复出现凭空听声音,发脾气,行为乱多年,于1983年5月2日首次住院,先后住院6次,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口服氯氮平、氯丙嗪治疗,于1998年9月出现口渴、多饮、尿频等症状。查尿糖(++++) ,血糖7 mmol/L,但无明显的饥饿感、多食、消瘦等。口服降糖灵,调节饮食,加强护理,结果尿糖(+),血糖9 mmol/L口渴,多饮、尿频、消失。

  2 护理要点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精神症状影响及治疗机体的刺激阈值增高,对躯体疾患的反应敏感性降低,不能及时正确地反应身体不适,加上自知力缺损,不能主动叙述病情,对病情的了解主要靠护理人员的观察。因此,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现患者有轻微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出汗多等症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引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确保用药安全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各种精神障碍的药物,在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多以口服药物为主,剂量大,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多,使用过程中又会诱发糖尿病,势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我们在用药过程中,注意安全,合理用药。对于已发生的糖尿病患者,调节饮食,给予降糖药物的同时,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巩固疗效,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预防不良后果,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2.3 给予患者健康宣教

  使患者了解本病为可以控制的终生慢性疾病,协助患者注意饮食,分段留尿法等治疗措施,并指导患者动,静结合的休息,避免过渡劳累。

  2.4 做好皮肤护理

  勤换内衣,勤淋浴,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2.5 饮食护理

  2.5.1 做好宣教工作

  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

  2.5.2 注意营养平衡,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严格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和食物的成分,做到定时、定量,按糖尿病食谱进食,宜食粗粮、大豆及豆制品,蔬菜,少食土豆、肝、花生、猪油等高脂饮食。

  2.5.3 饮食情况

  医护人员要检查每次进食情况,核对其数量是否合乎要求,患者是否按定量全部食完。如吃规定食谱仍感饥饿不能忍受时,可用煮过多的菜来充饥,严防暴饮暴食。

  2.5.4 体重监测

  每周测量体重一次,以便了解饮食是否符合治疗的要求,实际体重是否接近标准体重。

  2.6 及时报告病情

  发现患者尿量增加,出现口渴,说明病情未得到控制,应引起注意,及时报告负责医生,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2.7 做好出院指导

  使患者了解精神疾病和糖尿病的关系,指导患者饮食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降糖药物法,维持治疗,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使血糖浓度过高,出现尿糖。

  在我国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504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显示,有14.9%患者伴发糖尿病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密切关系,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葡萄糖调节异常并诱发糖尿病,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问题。近2年研究显示,对使用新型抗精神药物的患者,不仅要认真观察精神症状,还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全身症状,定期进行体重监测和血糖等项目的筛查实验,进行个体化治疗和护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