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284次

文章摘要: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 拔除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往往是由多种原因综合而成:①T管本身组织相容性好,T管窦道并非完全由T管周围的肠管、大网膜等组织包裹形成,主要系异物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增生性炎症,产生异物肉芽肿胶原纤维增生最后形成的纤维化窦道,目前市售的T管表面光洁、弹性好、T管组织反应少、周围组织未包裹、窦道形成不全,拔T管而后易发生胆漏。②患者的全身因素:高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功能缺陷,使T管窦道形成缓慢或不全。③胆总管局部因素:胆总管切口的愈合除与全身因素外,还同局部血供

作者:陈飞,沈冲,韩峰

作者单位:1. 江苏通州市中医院 外科,226300; 2.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60 
       
   【关键词】  T管拔除;胆漏;腹膜炎

  临床上,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引起胆漏,并非少见。我院1999年~2005年胆总管切开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4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9年~2005年共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322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4例(占4.2%),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为64~80岁,平均年龄为73.5岁,合并糖尿病5例、肝硬化3例,80岁以上高龄6例,拔除T管平均时间为4周。

    1.2 治疗及结果 拔T管后,患者发生剧烈腹痛,立即由原窦道内置入带多个侧孔的导尿管,插入深度为6~8 cm,接持续低负压吸引引流,压力为-10~-12 kPa之间。经过引流后,大部分病例原窦口会很快闭合,本组14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患者,11例经窦道内置管引流,给予禁食,营养支持、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静脉补液维持水电平衡及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等措施,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经B超证实,无腹腔积液,拔管治愈,平均时间为7 d。3例因置管困难或置管后引流不畅,体温升高,腹膜炎加重中转手术,术中重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并将大网膜拉起包绕T管,再次手术后6周常规行T管造影拔管,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

    2 讨论

    2.1 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 拔除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往往是由多种原因综合而成:①T管本身组织相容性好,T管窦道并非完全由T管周围的肠管、大网膜等组织包裹形成,主要系异物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增生性炎症,产生异物肉芽肿胶原纤维增生最后形成的纤维化窦道,目前市售的T管表面光洁、弹性好、T管组织反应少、周围组织未包裹、窦道形成不全,拔T管而后易发生胆漏。②患者的全身因素:高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功能缺陷,使T管窦道形成缓慢或不全。③胆总管局部因素:胆总管切口的愈合除与全身因素外,还同局部血供及缝合技术等有关,胆总管周围解剖过多、缝合过紧、过密、T管过粗,都可影响血供,致使胆总管切口愈合欠牢固,拔管时拉伤缝合口。④拔管损伤:T管修剪不善,在腔内过长,缝合胆总管切口时误将T管一并缝上,拔除T管用力不当等因素[2],致窦道损伤破裂。

    2.2 治疗 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各家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半数以上的病例经过窦道外口置入导尿管,禁食、补液及抗生素应用等措施可治愈[3],但也有学者认为,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均需手术治疗[4]。本组病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拔除T管后,患者感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及局部压痛等症状,必须尽快由原窦道置入带多个侧孔的导尿管作引流,采用低负压吸引,放置引流管并不一定达到胆总管,在腹腔内6~8 cm即可,放置后严密观察体温、腹痛情况,如胆总管下段无梗阻,外漏胆汁引流通畅,胆总管引流的窦道破裂口大部分能自行愈合。如原窦道置管困难或虽置管胆汁引流不畅,体温持续升高、腹痛加剧及腹膜炎体征加剧,则需中转手术。术中应用大网膜包绕T管,常规置入引流管,以利窦道形成,并可防止拔管后腹膜炎和T管压迫性肠瘘。本组3例手术患者,2例胆漏部位发生在窦道腹壁交界处,1例见胆总管切口缝线误缝于T管。部分病情稳定,但B超、CT检查提示腹腔局限积液较多的病例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如条件许可还可以采用内镜下鼻胆管内引流及行内支架放置术。

    2.3 预防 根据拔除T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原因,我们有如下体会防止其发生:①选用质地较软,由正规厂家生产的乳胶T管,修剪时臂两侧对称,不宜过长,中央呈鱼口状凹槽。②缝合胆管切口处,如进针有明显阻力,应排除无误缝T管可能。③对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高龄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需加强合并症的治疗及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并延迟拔管时间。④拔T管前常规行T管造影,对造影怀疑胆总管下段不通畅者,待原因明确后再考虑拔管,拔管时忌用暴力。

【参考文献】
[1] 杜微,李殿. 胆道术后胆汁性腹膜炎14例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6):377-378.

[2] 李可为,施维锦. 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7):423-425.

[3]  Gharaibeh KI, Heiss HA. Biliary leakage following T-tube removal[J]. Int Surg ,2000,85(1):57-63.

[4]  Corbett CRR, Fyfe NCM, Nicholls RJ, et al. Bile peritonitis after removal of T-tubes from the common bile duct[J]. Br J Sung,1986,73(8):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