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19     浏览次数:303次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患者108例(干预组),并与对照组(脂必妥)治疗脂肪肝患者5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等各项指标,分析中医药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降低患者的血脂、血清转氨酶均有明显的作用,两组比较P

作者:应瑛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金华 321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患者108例(干预组),并与对照组(脂必妥)治疗脂肪肝患者5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等各项指标,分析中医药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降低患者的血脂、血清转氨酶均有明显的作用,两组比较P<0.05,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  脂肪肝;脂必妥;中医药治疗;干预性

  TCM Intervention Treat Fatty Liver

  Ying Ying

  Central Hospital ofJinhua City,Zhejiang Province(321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fatty liver treated with TCM intervention.[Method] Apply TCM intervention to 108 cases of fatty liver(intervention group),compare it with control group 54 cases(Zhibituo),observe their indexes of ALT,GGT,TG,T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alyse the clinical effect.[Result] For the effective rate,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7.96%,72.22% for the control one;both lipid and serum transaminase were markedly reduced,their comparison P<0.05,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one.[Conclusion] TCM intervention therapy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fatty liver,without marked toxic or side effects.

  Key words:fatty liver;Zhibituo;TCM treatment;intervention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饮食、睡眠、运动等因素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有较大的影响,并于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进行相关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2例观察对象均系我院门诊及来体检中心体检者,按以3: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对照组54例。干预组男性76例,女性32例;年龄23-77岁,平均(43.28±16.97)岁;病情程度:轻度68例,中度34例,重度6例;有不良饮食习惯者62例,嗜酒者21例,能饮酒者56例,缺乏运动者49例,睡眠不足或迟睡者83例,携肝炎病毒14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26~75岁,平均(42.72±16.23)岁;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17例,重度2例;有不良饮食习惯者29例,嗜酒者8例,能饮酒者23例,缺乏运动者26例,睡眠不足或迟睡者41例,携肝炎病毒7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1.2  诊断标准
 
  依据文献《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1-2]标准拟定:(1)有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有肝脾肿大;(2)血清转氨酶可升高,以丙氨酸转氨酶(ALT)为主,可伴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3)肝脏组织学有典型改变;(4)B超检查: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高于脾和肾;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具有①及其他任何一项可确诊,其中具有①和②者为轻度,具有①、②及③为中度,具有①、②及肝内管道结构无法辨认者为重度;(5)CT:平扫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于脾或肝/脾CT比值≤1.0。其中肝/脾CT比值≤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以上具有(1)(2)和(3)或(4)或(5)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

  (1)慢性肝炎有肝炎病毒复制处活动期者;(2)急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干预组(108例)依据中医四诊内容,症见胸胁胀满、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舌淡或舌胖大、苔腻、脉滑或弦滑,此属脾虚肝郁者,予健脾疏肝汤:党参12g,山药12g,炒薏苡仁12g,陈皮10g,草蔻6g,当归10g,郁金10g,柴胡10g,灵芝12g,山楂15g,决明子15g,绞股蓝15g,垂盆草15g。症见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舌红、苔薄、脉弦细;此属肝肾阴虚者,予滋补肝肾汤:北沙参12g、麦冬12g,当归12g,五味子10g,何首乌15g,熟地10g,女贞子15g,川断15g,陈皮10g,墨旱莲15g,浮小麦15g,灵芝15g,绞股蓝15g。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3个月。同时告知受试者①合理膳食,一日三餐少荤多素,限制甜食;②限酒或戒酒;③指导运动,强调“形劳而不倦”;④保证足够睡眠(7~8h),并规定每晚23点之前就寝。对照组54例,服用脂必妥(由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内含红曲等成分,每片0.35g),每次3片,1日3次。

  1.5  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察:①一般体检项目;②血、尿、便常规检查;③心电图、肾功能(尿素氮、肌酐);④不良反应;⑵疗效观察:①主要、次要症状及舌脉治疗前后积分;②治疗前后血脂(TC、TG等)检查;③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等)检查;④治疗前后肝脏B超检查。

  1.6  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计算均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连续变量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等级资料Ridit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所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及B超检查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肝功能正常,血脂下降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30%,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肝功能好转,血脂下降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TG下降≥20%,B超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相对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2  治疗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表见表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见表3。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略)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略)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略)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无脂肪肝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应属中医学“积证”、“痞满”、“胁痛”、“痰痞”等范畴。脂肪肝主要病因是由于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腻,情志失调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郁结,湿热内阻,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湿瘀阻,痹阻肝脉,同时合并血压升高、肥胖以及代谢异常导致气血亏虚,肝失调养,肾精亏耗导致肝肾阴虚。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当从肝论治,采用健脾疏肝、滋补肝肾、化痰活血法。为此,笔者自拟健脾疏肝汤和滋补肝肾汤,同时给予整体性干预来治疗脂肪肝。方中山楂、灵芝、郁金、柴胡、绞股蓝、决明子、灵芝、垂盆草等药物具有减肥调脂、降酶护肝作用,且无毒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决明子等对大鼠脂肪肝及血脂模型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抑制脂肪在肝内沉积的作用,并有改善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何首乌能抑制肠道吸收TC,所含多量卵磷脂能阻止TC在肝内的沉着,并促进血浆中TC的运输和清除;垂盆草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绞股蓝有抗高脂血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应用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108例,总有效率为87.96%,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等均得到较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中医药防治脂肪肝有着良好的前景,同时重视指导病人配合以祛除病因,调整饮食及合理运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1):4-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