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肝巨大血管瘤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295次

文章摘要:

作者:牟永华,邢人伟,聂寒秋,梁思渊,李敏献,周龙  
作者单位:台州市立医院 普外二科,浙江 台州 318000

【关键词】  肝脏;血管肿瘤;外科治疗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巨大的肝血管瘤外科治疗复杂,并发症高。现对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间行外科手术的6例(7处)肝巨大血管瘤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1~55岁,平均42.5岁。右上腹不适2例, 体检发现4例, 均未见肝外血管瘤。行B超检查3例, CT检查6例,MRI检查1例,术前均已确诊。

    1.2  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  本组6例(7处)肝血管瘤, 肝右叶单发4例,肝左叶单发1例,肝左右叶独立占位生长(肝右叶Ⅷ段+肝左叶Ⅳa段)1例(见图1,2)。单个瘤体直径10~15 cm,平均13.5 cm。

    1.3  手术方式和结果  本组肝血管瘤, 因肿瘤生长部位各异,右半肝切除术2例, 左半肝切除术1 例, 右肝部分切除2例,右肝部分切除+左Ⅳa段局部切除1例。行第一肝门阻断6例(其中1例瘤体位于第Ⅷ段沿下腔静脉向第Ⅶ段延伸,加置了肝上、肝下下腔静脉阻断带),阻断时间12~30 min,术时160~30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300~1000 ml,平均800 ml,输血200~800 ml,平均400 ml。术后未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11~18 d,平均16 d。

    2  讨论

    2.1  定义及诊断  肝巨大血管瘤一般定义为单发(或多发者其中至少一处)瘤体≥10 cm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经B超、CT、MRI和肝动脉造影检查后, 临床均可确诊,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特殊的意义[1]。尽管巨大肝血管瘤破裂发生率并不高,但发生破裂后手术病死率高达36.4%,若仅行缝扎则病死率高达37%[2],因此,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需进行早期手术干预。

    2.2  手术方式  肝巨大血管瘤的手术方式应根据血管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全身状况决定。单发性血管瘤或血管瘤局限于肝脏的一叶时,可行血管瘤局部切除、肝叶切除或半肝切除术;当血管瘤超过半肝, 余肝已代偿性增大,功能良好,无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可考虑行肝三叶切除术,术中尽量保留正常肝组织;肝左右叶多发性血管瘤,根据每一处血管瘤的部位和残余肝的大小,选用各自适用的组合手术方法。

    2.3  手术体会

    2.3.1  术中血流阻断方法  由于瘤体血供丰富,选择合适的血管阻断方法,即可减少出血,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的功能。①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一次阻断时间不宜过长,最佳阻断时间控制在20 min以内,考虑瘤体大小、部位以及手术的难易程度,可以适当地延长阻断时间。如确需延长阻断时间,宜采用间断阻断法。本组采用间断阻断法的病例,在2~3次阻断时间内均完成了手术。②紧贴大血管巨大血管瘤的阻断法:对于手术难度大, 瘤体靠近肝后下腔静脉和第二肝门者, 可采用常温下改良全肝血流阻断法[3]。本组有1例瘤体位于第Ⅷ段沿下腔静脉向第Ⅶ段延伸,用此法改置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的阻断带, 成功完成阻断(见图3、4)。

    2.3.2  肝切除的方法  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病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绝大多数病例残肝组织正常无硬化, 钝性切除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出肝内的血管、胆管组织并予以结扎。此外,利用彭氏刀(Peng’s mutifunction operative dissector,PMOD)为切除巨大肝血管瘤提供了方便[4],断肝及断面处理上应用PMOD在刮碎肝实质的同时能把组织碎片和渗血及时吸除,对肝切面的渗血可以随时进行电灼处理,保持术野的清晰,同时利用PMOD推剥显露出管道,解剖速度快,操作简单快捷。切除前, 在切除线以外围绕瘤体进行贯穿肝脏的交锁缝合, 配合以上的切除方法, 可进一步减少出血。

    2.3.3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大出血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次为胆漏、感染脓肿形成等。出血可能与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脱落及腹腔积液伴感染腐蚀大血管有关,故无论采用何种切除方式, 残肝创面的有效处理是减少出血、胆漏的重要措施之一[5]。对于行血管瘤局部切除者,重点处理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及胆漏,尽快将创面对拢缝合,创口内垫入适量外包止血纱布的明胶蛋白海绵起到压迫及止血作用;对于如半肝切除等肝脏创面较大者,由于切除范围大又紧贴健侧肝静脉,创面对拢后常能使肝静脉受压而致流出道受阻,故不提倡。此外,近期我们采用生物蛋白胶喷涂残肝创面2例,并利用周围的网膜、镰状韧带粘贴于创面预防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和胆漏。而术后腹腔引流管必须保持有效吸引,使肝周保持“干燥”状态;拔除前可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并观察1~2 d再彻底拔除;如术后长时间发热应尽快查明原因,如发现肝周积液应及时处理(如B 超引导下穿刺引流等)是预防术后胆漏、脓肿形成的行之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殷薇薇,李又成,李建策. 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17(2):91.

[2] Corigliano N, Mercantini P, Amodio PM, et al. Hemoperitoneum from a spontaneous rupture of a giant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report of a case[J]. Surg Today,2003,33(6):459-463.

[3] 彭淑牖,刘颖斌,王建伟,等. 紧邻肝内外重要血管的肝血管瘤外科治疗(附27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11):656-658.

[4] 高建军,刘道明,何志胜. 刮吸分离法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18-1019.

[5] 陈孝平,裘法祖,吴在德,等. 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 中华外科杂志,2003,4(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