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胆、胰管异位开口引流致胆、胰炎症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5-25     浏览次数:376次

文章摘要:

作者:何磊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关键词】  胰胆管异位 先天性 胆囊炎 胰腺炎

    先天性胆总管异常引流及胰胆管异位开口实属罕见,现将我院遇到2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19岁。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疼痛10多年,近1年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伴返酸。体检:右上腹压痛,余无特殊。B超:胆囊炎、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后,球部远端小弯侧与胆总管近端相通,钡剂进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内,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立位见钡剂流入胆总管下端,胆总管下端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乳头处,无扩张及狭窄,边缘光滑。X线诊断:胆总管—十二指肠异常引流。胃镜检查:胃内分泌物呈黄绿色,黏膜潮红、糜烂,幽门口充血水肿,前壁可见0.7 cm×0.5 cm溃疡。十二指肠球后壁可见1个约0.7 cm×0.7 cm大小的洞口,见胆汁向球部内返流,球部黏膜糜烂,诊断为先天性胆管畸形,幽门管溃疡,浅表胃炎。ERCP示:总胆管及左右肝管充盈,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扩张,造影剂可通过十二指肠球部流入空肠及胃内。手术封闭异常通道后,至今无症状。

    例2,女,74岁。因反复性上腹疼痛多年,时轻时重,诊为慢性胰腺炎。于1周前突然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体温及白细胞增高,诊断为重症胰腺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血性渗液,胰腺广泛坏死,胆囊内多发结石,行胰腺被膜切开、小网膜囊多管引流,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术后经抗菌素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体温及白细胞均降至正常。术后CT示:胰腺被膜切开引流术后,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后改变。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X线检查:经胆囊造瘘管注入造影剂后,见胆总管及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内侧,胰管近端明显扩张,胆总管宽度无明显增宽,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见图1)。ERCP示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乏特壶腹部开口闭锁。

    讨论:众所周知,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或分别开口于乏特壶腹部,胆汁及胰液只能通过乏特壶腹开口定时向十二指肠排泄,不能返流。本文病例均为先天发育异常,例1虽然胰管与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乏特壶腹部,但在胆总管上段有异常通道进入十二指肠球后,使部分胆汁直接流入十二指肠球及胃窦部,导致十二指肠球幽门管及胃窦部黏膜糜烂及溃疡。在不同体位下,胃内酸性溶液进入胆道系统,引起胆道的炎症及胆管扩张。例2胰胆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内侧,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乏特壶腹部开口闭锁,因异常开口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内侧,此处肠内容物流动缓慢,压力较高,肠液及内容物在不同体位下容易进入或阻塞胆管及胰管近端,由于感染胆汁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的胰管逆流,以及感染胆汁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活化胰蛋白酶,并进一步激活多种胰酶,产生胰腺自我消化,发生胰腺炎。总之,不论是异常开口,还是异常引流,均在开口部缺乏括约肌或出现括约肌的功能紊乱,使胆汁胰液与胃肠内容物双向分流,导致所属器官出现反复性难治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