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5.12汶川地震德阳地区伤员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9-03     浏览次数:214次

文章摘要:回顾分析我院震后10天内收治的1466例伤员救治情况,反映出组织、指挥在大批量伤员的救治中的重要性,建立创伤救治体系是今后灾难医学救援的发展方向。

  作者:姜伟,邓艳华,胡壮俐  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德阳

  【摘要】回顾分析我院震后10天内收治的1466例伤员救治情况,反映出组织、指挥在大批量伤员的救治中的重要性,提出平时应急演练是灾难救援的基础,建立创伤救治体系是今后灾难医学救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地震伤 急救 救治体系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12日~21日,共收治地震伤员1466例,住院治疗1272例。男性694例,女性772例;年龄80天~102岁,平均43.4岁。受伤原因:房屋垮塌砸伤1393例,逃生时摔伤58例,其他15例。伤情按受伤主要部位分为:头面部损伤385例,颈部损伤25例,胸背部损伤178例,腰腹部、骨盆部损伤189例,四肢损伤689例;其中骨折596例,包括开放性骨折235例、闭合性骨折361例,分为肢体骨折514例,脊柱骨折59人,骨盆骨折23例。

  2 救治方法 震后10分钟开始收治地震伤员,迅速启动批量伤员救治预案,成立急救指挥部,组织、指挥、协调伤员救治工作,并成立了诊查组、抢救组、处置组和后勤保障组;设立分诊区,大厅设立抢救区,二楼设立重症伤员治疗区和手术室。建立大棚收治病情相对稳定的伤员,并及时分流到旌南分院。诊查组负责对伤员进行分类,将轻伤员安排在急诊科广场和大棚治疗,将危重伤员安排在急诊科大厅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抗休克等抢救。抢救组由麻醉师和外科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负责危重伤员抢救;处置组分为2组,一组负责紧急手术,一组负责清创缝合及伤员的观察、二次评估。

  3 结果 1466例伤员,共行手术873例,包括清创缝合674例,骨科手术136例,开颅手术23例,腹部手术22例,胸外科手术18例;15日开始向华西医院转移伤员,16日开始向第三军医大学转移伤员, 震后10天共向上级、后方医院转运伤员335例;震后10天死亡45例,24小时内死亡38例,其中转运途中死亡12例,经救治后死亡26例,24小时后死亡7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重型颅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以挤压综合征多见,震后前3天121例,占8.25%;截瘫、气胸、窒息、休克等发生率为5.93%(87例)。后期(地震3天后)以心理问题和感染最多,分别为16.78%(246例)和22.44%(329例)。

  讨论

  1 良好的组织、指挥保证了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在震后24小时内我院共收治伤员827例,占震后10天收治伤员人数的56.4%。本院急救应急系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院领导的统一布置下,立即疏散原有病人,将ICU的重病员安置到急诊科抢救室。迅速启动成批伤员(MCI)应急预案,成立了急救指挥部(指挥组),诊查组、抢救组、处置组和后勤保障组,充分利用了抗震性能较好的急诊科和门诊大楼,设立了分诊区、抢救区、手术区、重症伤员治疗区、及时搭建帐篷区、启用旌南分院,在有限的条件下保证了伤员的有序治疗,在震后24小时内即进行了50余台开颅、开腹、截肢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救治效果。

  2 平时应急演练和完善的抢救设施是大批量伤员救治的基础 我院平时注重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有专人管理,有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于我院急诊科有成批伤病员救治流程,并定期组织学习、演练、考评,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因此,在此此灾难救援中,我院急诊科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保证伤病员能得到最佳治疗,我院对急诊科进行合理布局,划分抢救室、手术室,有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及中心供氧、B超室、放射室、检验室、血库等设备,在这次地震伤员的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3.1 面对信息不畅、交通中断、医疗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早期地震伤员的救治中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如场面显得较为混乱,在实际检诊、分类过程中,医护人员存在责任、岗位职责不明确现象,危重伤员和轻伤员需要做CT、X片检查时,没有明确的优先次序,缺乏统筹安排。今后应加强全员灾害医学应急急救培训,甚至由卫生主管部门组织跨单位、跨部门的应急演练。

  3.2 在早期救治中,由于缺乏搬运工具、监护仪器、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直到地震后第2天上午第1支救援医疗队(第三军医大学)到达后,才缓解了我院的救治压力,5月15日后才开始向外地转移伤员。如果能提前到5月13日转移伤员,会挽救更多伤员的生命,保全更多伤员的肢体功能。建议今后在人员储备、对口支援、病员转移等方面,政府和相应职能部门应根据已有的灾害资料设立有针对性的救灾物资储备点,保持一定的物资储备,并建立救灾物资紧急调运机制。

  3.3 本次地震伤员的救治大大超出我院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救治初期没有注意临床资料的收集工作,到5月14日才开始正式启用伤员信息卡,进行伤员基本信息的登记。因此,对早期的伤员资料收集浪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为以后的总结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4 现场救援薄弱,我院从地震后12分钟开始接诊伤员,而重灾区汉旺送来的伤员在地震后1个多小时才送到我院,且这些伤员没有经过现场急救,途中缺乏必要的救治设备,有12例伤员在转运途中死亡,错过了“黄金1小时”的创伤救治时间,而且增加了不当搬运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我们认为,由于创伤的死亡多发生在伤后4~6小时[1],故应在灾后尽快在重灾区附近相对安全的地方建立野战医院,负责进行危重病人的手术,且以损伤控制手术为宜,并组织伤员的后送,美国等国家以消防员负责院前急救的方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5 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我国对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创伤救治体系重要环节的急诊科[2]。目前各地急诊科没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很多医院急诊科没有固定的急诊医生,且大多以中毒、心血管急诊等内科疾病为主,只有少数医院以创伤救治为主[2]。我们认为应以地区为单位,将几所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具有专科优势的急诊科,各地应有一所以创伤救治为主的急诊科,促进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一镗.急诊外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456.

  [2]张连阳,姚元章.简明创伤救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