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风筝皮下蒂皮瓣在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14-05-27     浏览次数:295次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风筝”皮下蒂皮瓣应用于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颌面部皮肤缺损患者24例,采用“风筝”皮下蒂皮瓣进行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后,皮瓣均获成活,随访显示皮瓣的外观、质地、功能均恢复满意,无明显的移位畸形以及扭曲现象。结论:“风筝”皮下蒂皮瓣应用于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操作简便、皮瓣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Kite” subcutaneous pedicle flap to repair facial skin defects. Methods:Collecting 24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skin defect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2 to January,2013,and using“Kite”subcutaneous pedicle flap,to observe the repair effect. Results:Among 24 patients,after “Kite”subcutaneous pedicle flap,flap were survived completely. Follow-up visit showed flap appearance,texture,function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without shift deformity and distorted phenomenon. Conclusion:“Kite”subcutaneous pedicle flap to repair maxillofacial defect of skin flap is easy to be operated,with high survival rate and satisfactory effects,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临床对于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多以梭形切除联合直接拉拢缝合法进行修复,术中需要切除双侧皮肤,不仅可导致瘢痕延长,并引起瘢痕凹陷以及变宽等,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对术后美容恢复不利,严重时甚至可导致面部器官移位、变形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风筝” 皮下蒂皮瓣是由 “V-Y”皮瓣改良而成,因修复效果显著且创伤较小,被广泛用于各类面部大小缺损修复中[2]。我院对颌面部皮肤缺损患者“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颌面部皮肤缺损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为(31.5±4.2)岁。缺损类型:22例肿瘤切除后缺损(包括17例基底细胞癌和5例皮脂腺痣),2例面部外伤性皮肤缺损。缺损部位:15例鼻唇沟区,2例上睑,2例眉弓,5 例颊部。缺损面积在0.8cm×1.5cm~3.0cm×5.2cm之间。

1.2 方法

1.2.1 病变组织的切除 根据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圆形或者椭圆形切除,切口与病变边缘的距离设计:良性病变如皮脂腺痣以及色素痣等距离为2.0mm左右;基底细胞癌应控制在0.5~1.0cm之间;恶性肿瘤以冰冻切片检查确认安全缘切除充分与否。

1.2.2 皮瓣设计 按照组织缺损或清创后创面皮肤缺损面积大小,设计,在缺损部位周围松弛正常皮肤部位以缺损边缘作为底边的三角形皮瓣。皮瓣底边的最大值应略小于或等于缺损部位直径,最大长度应为缺损部位直径的1.5~2.0倍。

1.2.3 皮瓣制备  将事先设计好的三角形皮瓣充分切开,注意双侧皮下组织应充分切开并剥离,以此形成较大的三角形岛状皮瓣,并以松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蒂部,缓慢推至缺损区域,使缺损部位被充分覆盖。对于缺损较大者,可充分松解三角形皮瓣顶端,以提高其活动性与移动性,更好地覆盖缺损。

1.2.4 缺损修复 设计皮瓣双侧缝支持线,并逐渐向缺损区域推进,注意观察皮瓣移动性以及缺损部位覆盖情况,对于经单侧皮下蒂无法充分修复缺损者,可在对侧按照相同的方法设计“风筝”皮瓣,从而形成双侧皮瓣,以充分覆盖缺损部位。完成缺损部位覆盖以后,在无张力状态下以4-0以及6-0对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缝合。

2 结果本组24例颌面部皮肤缺损患者经“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后,皮瓣均得以成活;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且皮瓣的痛觉、触觉以及感温功能均良好。术后随访1~3年,18例未见明显瘢痕形成,6例术区存在线性瘢痕,但皮瓣的色泽以及质地等均与周围正常组织基本一致,皮瓣表面平整且无明显畸形发生。患者的面部器官,例如眼、眉、口角等均未发生明显的扭曲或者移位现象,面部功能以及外形均恢复满意。

3 讨论面部皮肤缺损是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利用周围正常组织设计皮瓣进行缺损修复,可确保色泽、质地相近,且血运可靠,操作简便,术后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区较为平整,在面部皮肤缺损中应用广泛[3]。本研究中肿瘤切除后缺损病例较多,缺损面积相对较大。保护、重建皮瓣血运是确保皮瓣成活且功能恢复满意的关键。“风筝”皮瓣主要是以无主要动静脉的创面相邻组织作为蒂部切取局部皮瓣,由皮下组织充当血液供应。故在皮瓣切取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皮下中间部位组织血运,充分利用皮瓣双侧皮下组织,充分剥离双侧皮下组织,深度应达到筋膜层,从而确保皮瓣血运充足[4]。皮瓣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其移动性,充分分离皮瓣间的皮下组织、浅表深筋膜脂肪组织,应有利于减轻远端组织对皮瓣的牵拉作用,充分分离皮瓣双侧皮下组织,确保血运充分[2]。同时,应适当扩展缺损修复范围,以确保创面被充分覆盖。在切取皮瓣时应注意,眉弓及眼睑部位皮瓣应沿水平走向切取,而颊部以及鼻唇沟部皮瓣则应纵行切取[3]。在皮瓣大小设计方面,应充分结合缺损部位及缺损面积设计,本研究中皮瓣宽度均保持与缺损直径一致,以减轻缝合皮瓣时所产生的张力,有利于促进皮瓣愈合,便面瘢痕形成。在长度设计方面,主要根据周围组织弹性以及术中组织松解情况设计,通常为缺损部位直径的1.5~2.0倍左右[4]。本研究24例患者经“风筝”皮瓣修复后,皮瓣均获得了存活,皮瓣外观及功能等均恢复满意,提示“风筝”皮下蒂皮瓣应用于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操作简便、皮瓣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皮肤松弛以及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中凯,周景涛.“风筝”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9-20.

[2] 叶祥柏,夏来启,石东文,等.“双风筝”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9,15 (1):55-56.

[3] 宋毅,王志远,翟晓葭,等.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567-569.

[4] 肖斌,邢新,张敬德,等.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6 (2):10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