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7     浏览次数:335次

文章摘要:

作者:杨丽军 蒋向东 蔡海芳 刘晟 潜丽俊 李永昕
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新型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结合到神经细胞膜上,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再生。作者应用GM-1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现其在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HIE患儿48例,均符合HIE诊断标准[1]:出生时具有明确的窒息史,生后12h内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功能衰竭等表现。按2: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16例)。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体重、合并颅内出血、HIE严重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表1)。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略)

  1.2  方法

  两组HIE患儿均给予常规“三项支持、三项对症”治疗,包括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及低血糖;控制惊厥、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2]。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GM-1 20mg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于生后2周评价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1.3  疗效判断 

  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中心治疗预后评价标准判断疗效[3]。显效:用药7d内意识状态改善,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惊厥消失,原始反射引出,肌张力恢复;有效:用药7~14d内以上症状、体征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及脑干症状;无效:用药14d以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死亡。

  2  结果

    临床症状恢复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5.7,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HIE患儿治疗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HIE是新生儿窒息后常见并发症,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及导致神经后遗症的严重疾病。目前对于HIE的防治,除一般治疗外,主要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神经干细胞及各类神经营养因子、NO合成酶抑制剂、神经节苷脂和选择性脑部降温等[4]。

    HIE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其主要由缺氧缺血损害与再灌注损伤共同引起。动物实验和临床证实,在脑缺血缺氧后血清内皮素(ET)、NO明显升高[5],而ET、NO的过度升高可导致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使脑局部血流减少,引起脑水肿,造成神经元的损伤,而GM-1有明显降低ET、NO的作用[6]。有人从新生小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中观察到,急性重复性缺氧小鼠脑GM-1含量显著下降[7]。GM-1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ET和NO的生成,减轻神经元细胞的变性、坏死,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起到脑保护的作用,神经节苷脂是一类含膜糖脂的总称,当中枢神经受损时,外源性GM-1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嵌入受损细胞膜的表面,模仿内源性神经节苷脂的某些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GM-1可稳定细胞膜上多种酶的活性,维持内外离子的平衡,防止细胞内钙积聚,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引发的神经毒性[8]。本资料显示,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GM-1治疗,能促进HIE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HIE治愈率,从而可能减少缺氧缺血性所致继发性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韩玉昆整理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 .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99.

  2 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主编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9.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协作组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中心治疗的报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00,15(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