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5-14     浏览次数:429次

文章摘要:

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李晶,冯月秋,张春光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或心室负荷加重,导致心排血量急骤降低的临床综合征。多种原因会导致重度急性心力衰竭。笔者临床护理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收治的确诊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52~76岁,平均64岁。风心病联合瓣膜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17例。心功能均在Ⅳ级。

    1.2  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3  治疗方法  联合应用盐酸多巴酚丁胺、硫酸镁和硝普钠治疗重度心力衰竭。

    2  护理

    2.1  随时巡视病房,严格掌握用药速度  应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时的滴速一般为5 μg/(kg·min),不超过10 μg/(kg·min)。给药10~15 min,达稳定血浆浓度,停止静脉滴注后很快下降。剂量过大,可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及心律失常。硝普钠往往造成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应严格按照医嘱,掌握用药速度。多巴酚丁胺组液体15~30滴/min,硝普钠组液体3~10滴/min。由于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输液中要随时巡视病房,严防输液中因为各种原因使输液速度自行发生变化,如体位变化,针头斜面脱离血管内壁,使输液速度骤然加快,患者及陪护人员自行调节滴速。

    2.2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  护士在用药初期,应守护在患者床边,给予血压、心电监测,测脉搏时严格计数1 min,以便早期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因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若调整滴数后血压下降显著,要立即停药。

    2.3  观察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  每日认真观察患者的活动范围及活动后反应,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如端坐呼吸、强迫半卧位或劳累性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要注意患者有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否平卧入睡,水肿是否减轻或消失,肺部啰音情况需要每班做详细的记录,以评定心功能改善情况。

    3  结果

  经治疗与护理后,45例患者心功能均提高2~3级。无药物不良反应。

    4   体会

  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观察尿量及体重变化。体质量变化是体内水负荷变化的可靠指标。护士应按照医嘱及时在固定时间测定体质量并记录每日尿量,要注意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定时测血清离子,多与医生沟通和联系,掌握患者转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