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硬脊膜动静脉瘘3例

发表时间:2009-05-14     浏览次数:387次

文章摘要:

硬脊膜动静脉瘘3例

戴晓娟

   1  病例介绍

    例1,男,41岁,河南省郑州人。因双下肢麻木2年余,加重伴无力6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2年前无名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最初以足底前部为著,既而出现双侧小腿后方至大腿麻木,因未影响生活工作而未就医。1年后出现两膝部及大腿后部发凉,症状逐渐加重,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伴下腹以下无汗及大便秘结,曾在当地医院周围血管科治疗3个月效果不明显,后转骨科行颈胸段MRI发现T6~10异常信号,髓内可见不规则轻度异常强化,考虑多发性硬化(MS)可能,于2006年10月11日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双上肢肌力正常,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Babinski征(+),T7以下痛觉减退,踝关节位置觉正常,振动觉稍差,余(-)。入院后行脊髓血管造影(DSA)示硬脊膜动静脉瘘(AVF),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例2,男,64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4年、尿失禁3年入院。病前有抬重物史,次日感双下肢发凉、发麻,以后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尿失禁。曾在当地医院以T10~11黄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行手术减压治疗,术后无好转,故来北京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下肢有时可引出病理反射,T10以下痛觉减退。胸段脊髓MRI发现下段胸髓有条索状高信号带,增强MRI在矢状位可见胸髓前后方有蔓状高信号改变。DSA检查发现胸10根动脉有硬脊膜AVF,转神经外科行瘘口夹闭术后15天,感觉水平下降至L4,肌力好转。

    例3,男,65岁。主诉双下肢酸困发麻僵硬9个月,进行性加重,不伴大小便障碍。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下肢肌力、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腱反射增高,双侧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下肢肌张力呈折刀样增高,无肯定感觉障碍水平。颈椎MRI有轻度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上部颈椎低头仰头位X线片未见寰枢椎半脱位。胸段MRI发现中、下胸段T2加权像脊髓呈高信号,脊髓表面似有蔓状异常信号。进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为左侧T12硬脊膜AVF。转神外进行栓塞治疗。术后3~4天自感症状有所减轻。

    2  讨论

    2.1  病理机制  硬脊膜动静脉瘘(AVF)一般认为是获得性病变。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病灶的动静脉交通通常位于椎间孔的硬脊膜,一条或多条根动脉的分支供应病灶,没有髓动脉参加瘘的供应,多位于胸腰段[1]。虽然供应动脉很小,仍足以使脊髓静脉压增高,静脉迂曲、扩张、静脉淤滞,导致脊髓缺血水肿。显微镜下示血管扩张,管腔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常见玻璃样变或管腔内血栓形成及已机化、再通的血栓。

    2.2  临床表现  患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女比例5∶1,首发症状多为下肢麻木,肌无力或见背痛,以二便障碍起病的并不多见。起病缓慢,逐渐进展。有时由于血栓形成,会在几天内出现严重的症状及体征。检查多有下肢锥体束受累及传导性深浅感觉障碍,感觉水平多位于胸腰段,下肢肌力一般都有明显减弱,下肢肌张力增高[2]。

    2.3  辅助检查  MRI有时可见到扩张的脊髓静脉,但因供应血管常有轻微扩张较难发现。瘘本身不能显示,要了解瘘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髓内T2加权信号来反映慢性静脉高压引起的水肿。大部分病人显示硬脊膜内脊髓外长的蜿蜒的低信号,这是引流静脉内流空信号。脊髓血管造影是本病唯一的诊断与病灶定位的方法。

    2.4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炎、GBS、MS、SAH鉴别。

    2.5  治疗  主要是解决A—V之间的短路。包括手术切除、夹闭瘘口或用放射介入手段栓塞瘘口,但不能切除脊髓表面迂曲的血管,这些迂曲的血管都是引流静脉,如切除或灼闭都可能造成脊髓的损伤。

    2.6  预后  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取决于手术前的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的程度。一般感觉与运动恢复较快,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恢复较慢。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15-919.

2 王新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