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简要临床评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6     浏览次数:423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简要临床评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急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的患者在进入急诊室后立即根据简要临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安排后续诊治工作;对照组则不进行简单临床评分。对两组间的24h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抢救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68%和92.11%,对照组则为84.57%和80.8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要临床评分(SCS)是一种数分钟即可完成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的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他可以及早对患者做出病情分析,从而避免对病危患者的延误治疗。急诊科明显区别于医院其他部门,其急诊患者数量在同一时间可能会很多,所以急诊科医生责任重大,需要对急诊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判断,避免延误对病危患者的诊治,尽量降低风险。本研究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78例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简要临床评分系统的应用在急诊抢救室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急诊科收治的不同类型的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部分患者在进入急诊室后立即进行简要临床评分,共190例,作为观察组;另一部分患者则未进行简要临床评分,共188例。所有患者年龄12~84岁,平均(54±10.7)岁,男245例,女133例,其中包含各种类型疾病,两组之间的病例种类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性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送进急诊室即进行救治,如有多人同时送进急诊室,则根据医生判断随机选择患者先后进行救治。观察组则是按照简要临床评分标准,对送进急诊室的患者先进行数分钟的简单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年龄、脉搏、体温、收缩压、呼吸频率和表现、氧饱和度、心电图特征、有无糖尿病和脑卒中、是否昏迷、精神是否正常,能否自理等。根据评分结果安排急诊顺序,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先紧急救治病危患者,争取患者生存的每一个可能机会。

1.3评判标准:采用调查表形式,记录每一位患者的抢救过程和抢救结果,还包括对患者及其亲属是否满意该抢救过程的记录。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与患者亲属的满意度比较:经过紧急抢救之后,观察组在24h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亲属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急诊抢救室的病种繁多,病情复杂,患者数目多且周转流动快,如何有条理性地对需要急诊的患者进行救治并及时地识别病危患者是急诊室以及医院工作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1]。目前,临床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方法。国际上采用的各种临床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评分)系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由于需检查的内容太多,可能会耽误患者的紧急救治,在急诊急救工作中难以起到预想中的结果。因此,临床仍需要不断寻找更简单的、更灵敏的急救前评估方法来提高急诊救治质量。简要临床评分系统是是由爱尔兰学者Kellett等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其预检测内容相对简单,所用设备都是急诊室必备的,所以可在短时间内收集评分数据进行快速评分。已有报道证明简要临床评分系统在急诊抢救室能有效提高急诊质量[2]。在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间采用简要临床评分的患者和未采用的患者发现,对急诊患者首先进行简要临床评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不同程度的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在24h内使急诊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且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这说明简要临床评分基本能满足急诊室对急诊质量的需求。综上所述,在急诊数量过多时,急诊室医务人员可以先对新入住急诊室的患者进行简要临床评分,待作出评判之后选取最佳的急诊顺序,以最大限度争取每个病危患者的生命,提高急诊质量,降低病死率。

4参考文献

[1]聂虎,何庆,何斌.病人危险度评分在急诊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6,21(4):726.

[2]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简单临床评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1012.

[收稿日期:2014-03-14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