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解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319次

文章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患者150例,将其按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方式进行确诊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方式进行确诊与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的时间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确诊率及术后的住院天数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腹腔镜的方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确诊与治疗效果明显,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缩短了住院的天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可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急腹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危急、病情发展快速,病因复杂等[1],部分患者的症状及临床体征表现的并不典型,所以即使通过了辅助性的检查,也难以确诊,对急腹症患者的及时性治疗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腹腔镜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其优点为创伤面小,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术后康恢较快等[2]。本文选择了7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确诊与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患者150例,将其按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在16~62岁,平均(32.5±3.76)岁;腹部疼痛的部位:腹部整体疼痛为14例,脐周疼痛为8例,右下腹部疼痛为16例,左下腹部疼痛为9例,上腹部疼痛为28例。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在19~65岁,平均(34.6±3.83)岁;150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内科疾病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时间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确诊与治疗:患者仰卧位,麻醉生效后把腹腔镜缓慢地置入患者需要探查的部位,确定病变的位置结合其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确定以后,对病灶部位在上腹部的患者,在其右侧肋边缘与剑突下行操作孔[3],对病灶部位在下腹部的患者,在其左侧下腹部与麦氏点下方行操作孔,腹腔镜置入病灶部位以后行切除及修补缝合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剖腹探查方式进行诊断与治疗。

1.3评价指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确诊率、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临床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分析资料与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所用平均时间为(67.75±16.3)min,治疗组患者术中所用平均时间为(68.12±14.4)min,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9.66±21.3)ml,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2.4±43.2)ml;观察组患者术中确诊率为78%,对照组患者术中确诊率为61%;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6.25±1.3)d,治疗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9.53±1.87)d,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确诊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腹症在普外科是常见病之一,比例在88.9%左右[4]。在临床的确诊与治疗当中,常常因为病情复杂,症状表现的不典型而致使患者的治疗发生延误现象,而腹腔镜在探查中,可以避免对患者盲目性开腹及对腹腔内的脏器行多方位的探查,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提升了临床中的确诊率。因此,临床上采用腹腔镜的方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确诊与治疗效果明显,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缩短了住院的天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建议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4参考文献

[1]覃怀成,钟先荣,孔勇,等.腹腔镜探查术在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1):2185.

[2]赵付生,王哲,涂云飞,等.腹腔镜技术在弥漫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653.

[3]姬文超,吴广鹏,姜斌,等.对普外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8(10):1763.

[4]史佩东,郭润生,陈跃宇.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0):1216.

[收稿日期:2012-12-12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