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心血管专科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2-12-24     浏览次数:370次

文章摘要:阐述心血管专科急诊留观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特点,介绍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             单位

孙 红     030024,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正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新的医学观点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医院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人的康复、生存质量乃至全民的健康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急诊科病人多、病情重、病种多样、流动性大、在科时间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相对较大的特点,对于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成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院作为1所心血管专科医院,急诊科开展了对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用药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以增强其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与疾病相关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护理依从性;同时可以消除或缓解病人及家属因对疾病一无所知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使其了解治疗护理的过程,明白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增进病人的理解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缓解了医疗纠纷;还可以减少病人所患疾病的复发率,缩短了留观天数,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的满意率。

2 健康教育的特点

2.1 必要性 心血管疾病是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之一,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1]。针对我院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专科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已是势在必行。而我们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科室,其必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2.2 随机性 急诊病人的观察期均较短,急性病症在得到缓解后即可出院;而病情较重的病人在得到短期及时的观察处置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同时还有一部分不属于我院专科疾病的病人则被分流入其他综合医院。这就需要护士合理安排工作,分出轻重缓急,保证病人在得到优质及时准确救治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

2.3 综合性 我院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病。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不仅要有本专业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及时向病人进行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最符合病人需求的健康教育。

2.4 连续性 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急诊病人留观期间的整个过程,同时依据病人的知识层次的不同及年老体弱,自理能力的不同,健康教育还应延续到病人的家属及健康照顾者,甚至社区。

2.5 通俗性 我院急诊科病人的特点是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居多,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因病制宜、因人制宜,语言应通俗易懂,不宜生搬硬套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要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必要时可以图文并茂,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6 多样性 实施健康教育必须坚持因人施教、因病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个别教育与小组教育相结合,口头教育与文字材料教育相结合,音像教育与图片教育相结合,随机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重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病人对有关知识的需求,使病人最有效地掌握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实用效果。

3 程序与方法

3.1 评估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 首先要了解病人对所患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包括是否了解自己的疾病诊断结果、病情、治疗方法、用药情况、转归等;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及学习能力;病人有无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影响治疗;病人的环境因素,包括病人的家属、健康照顾者以及所在社区是否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康复。

3.2 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健康教育计划的正确开展,健康教育目标应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3.3 制订并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3.3.1 教育时间 一般情况,教育时间可为病人急诊留观的全过程中进行,但个别急危重病人刚入科时病情较重,护士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先,待病情平稳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总之,健康教育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地掌握。

3.3.2 教育场所 一般情况,急诊留观病人最好的教育场所就是病房,但也应根据教育内容和对象而定,个别病人教育也应单独进行。

3.3.3 教育人员 国际护士学会在1997年批准修改的《国际护士道德守则》中明确指出: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2]。健康教育不仅是内容,更是重要的手段之一[3]。因此,护士应充当起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3.3.4 教育内容

3.3.4.1 留观期间 ①疾病知识:向病人解释有关疾病的名称、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让病人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②检查知识:向病人介绍将要进行的各项检查的目的及配合要求,使各项检查能按时顺利进行。③用药知识:向病人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副反应、用药时间、用法、剂量以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注意事项等。④饮食指导:向病人建议选用有利于疾病康复而避免可能成为诱发因素的食物,同时引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明白戒烟限酒的重要性。⑤心理指导:指导病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疾病,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增加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最积极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4]。⑥运动指导:运动适量,循序渐进,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5]。⑦介入知识:向需要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病人介绍手术情况、术前训练项目、手术前准备、各项操作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技巧、术后体位、饮食等。

3.3.4.2 离科时 ①对病人进行生活起居的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病人便秘和洗澡等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对病人家属及其健康照顾者的教育:由于心血管疾病大多为老年人,大部分病人的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所以对病人家属及健康照顾者实施一定的疾病知识教育,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尤为重要。③告知病人在院外发生异常情况时的紧急辨别方法和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及时呼救。④告知病人复诊的时间及主管医生的联系方法。

3.3.5 教育效果评价 ①自查:责任护士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和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系统评价。②检查:护士长询问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收获,再反复强调健康教育的重点,并强化补充[6]。③抽查:有人认为,病人满足感的重要性大于效果和效率[7]。因此,可以通过对病人满意度的调查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定期向病人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修正制订措施,促进管理。

4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调查显示,临床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观念陈旧、认知偏差;护理文化建设缺乏力度;医院经济投入少;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等[8]。我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上述问题,加之我院建院时间相对较短,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相关临床经验和一定的沟通技巧等。因此,护理部通过组织专题学习班、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护患沟通模拟情景对话、院内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护理查房等活动,使护士的健康教育观念得到不断转变,知识得到不断拓展,方法和技巧得到不断提高;科室内也以本科室专科特色为重点,以疾病相关知识,教育计划的制订,教育方法的运用,交流技巧的培养,健康信息的收集,教育效果的评价等为内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学习。

5 体会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9]。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10]。通过向病人及家属讲授疾病的有关医疗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促进疗效,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1]。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广大的病人和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 荆淑敏,魏淑芳,史丽珍.对心脑血管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3):172.

[2] 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59.

[3] 蒋春清.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1,15(3):139.

[4] 舒小芳,林芳宇.心血管疾病中老年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及护理[J].中华新医学,2004,18(5):1725.

[5] 王亚丽.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恢复期的健康教育[J].实用新医学,2001,8(3):744.

[6] 马亚兰.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护理管理,2005,5(6):49.

[7] 周荣慧,白淑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5):299300.

[8] 陈红宇,王虹,胡君娥.临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2):144.

[9] 蒋春清.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1,15(3):140.

[10] 张海燕,张美芬.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J].护理研究,2001,15(6):311.

[11] 海萍,张顺芬.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新型护患关系[J].护理研究,2002,16(1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