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172次

文章摘要:目的:对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76例社区高血压患 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8例。单纯采用替米沙坦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 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任何 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两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基本思路[1]。此次研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 22例,女16例;年龄32~85岁,平均(58.4±1.2)岁;患病时间1~14年,平均(5.1±0.7)年。治疗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4~86岁,平均(58.5±1.1)岁;患病时间1~12年,平均(5.3±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替米沙坦,80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

1.2.2 治疗组治疗方案:口服替米沙坦,80 mg/次,1次/d,口服氢氯噻嗪,12.5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复常时间、用药治疗时间、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舒张压水平的下降幅度超过 10 mm Hg(1 mm Hg=0.1333 kPa),并且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正常范围,但降低幅度已经超过20 mm Hg。有效:舒张压水平的下降幅度虽然没有达到10 mm Hg,但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幅度超过l0 mm Hg,但没有达到 20 mm Hg,但仍然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血压水平没有达到上述标准[2]。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后(8.51±1.26)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用药方案共计实施(15.33±1.96)d;治疗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后(5.17±1.08)d血压水平恢复正常,用药方案共计实施(9.58±1.74)d。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替米沙坦是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一种,该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主要降压机制是与ATⅠ型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使血管紧张素的血管收缩作用被迅速阻断,同时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明显减轻,进而达到降压的效果。该药物在应用期间不会受到患者饮食的影响,且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吸收效果非常理想;可长效平稳降压,能够持续24 h发挥抑制效应[3]。氢氯噻嗪是临床常用一种肾小管远端的噻嗪类利尿剂类药物,该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可以通过对Na+、Cl-、K+的重吸收过程进行抑制,使心脏容量负荷减轻,但如果长期服用则很有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4]。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更能够减少或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参考文献

[1] 刘国仗,胡大一,陶 萍,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6(11):107.

[2] 姜 红,柯元南.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4(17):607.

[3] 张维忠.降压联合治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4(15):385.

[4] 胡大一.控制高血压的新证据、新目标、新指南[J].中国医刊,2009,38(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