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5-05     浏览次数:404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单双号将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周期为7天。结果:两组在营养支持期间无死亡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4天与第7天的GCS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 P

调查显示,约50%的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2周内不能耐受常规营养支持,表现出腹泻、腹胀、胃潴留、呕吐及便秘等,严重影响肠内营养的实施效果,也影响了患者的康复[1]。同时其术后早期代谢率明显升高,能量消耗增加,高代谢反应能耗竭体内贮存的能源,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各个方面,预后比较差[2]。颅脑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抑,是导致机体发生感染、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有助于改善与维护肠屏障的结构与功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具体探讨了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患者90例。入选标准:颅脑损伤后顺利完成手术;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 )评分5~8分;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知情同意。排除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按照基础代谢率急性计算供能,糖脂比例为1~1.2∶〖KG-*2〗1,蛋白质按0.20~0.25 g/(kg·d) 供给,并按糖∶〖KG-*2〗胰岛素=8∶〖KG-*2〗1加入正规胰岛素,适量给予微量元素、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早期肠内营养(滴入液体肠内营养剂瑞素,江苏无锡华瑞制药厂生产的肠内营养乳剂),营养乳剂每1 000 ml含热量6 270 kJ,其中蛋白占热能的20%,脂肪占热能的35%,碳水化合物占热能的45%,水790 ml,用输液泵间歇输注,输注速度为40~60 ml/h。两组都营养支持7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4天与第7天的G CS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样本t检验、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营养支持期间无死亡患者,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4天与第7天的GC S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 5)。

3讨论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时,患者大多数处于昏迷状态,其可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使患者能量储备耗竭,呈现显著的负氮平衡状态。调查显示,然而颅脑伤后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常导致超过50%的患者在伤后2周内不能耐受常规营养,营养支持不能顺利有效实施[3]。早期肠内营养作为治疗严重创伤的一种重要支持方法逐渐受到重视,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对维护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减轻继发性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中断胃黏膜损伤的形成,使得胃黏膜血流增加,加强对黏膜的保护和修复[4];并且由于肠内营养含有比肠外营养更多接近人体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更好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性和胃黏膜的完整性,为修复胃肠黏膜及合成体内的重要成分提供底物。并且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由于颅脑损伤后严重的胃肠动力及吸收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营养支持的实施效果,还可导致肺部感染风险增加[5]。总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代谢比较紊乱,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满足能量需求,从而改善预后。

4参考文献

[1]郑天衡,王少石,陈真理,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8):356.

[2]乡志雄,谢泽宇,庄明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理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17(2):106.

[3]房汝敏,关丽丽,赵琳琳.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6):3.

[4]江小霞,方碧兰,陈美蓉,等.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17.

[5]陈巧玲,王兰芳,陈鹏.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不同管饲途径的对比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4):451.

[收稿日期:2014-01-13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