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1例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15     浏览次数:408次

文章摘要:毒蕈中毒( Mushroom Poisoning)是因误食毒蕈(蘑菇),毒蕈中多种毒素损害胃肠、心、脑、肝、肾等器官,而致临床表现多样的中毒类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因食入毒素对器官的损害程度而有差异。同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不同毒蕈可含有相同毒素,从而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危重程度的差别化[1]。临床呈急性肝衰竭表现,中毒性肝炎型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2]。病死率可达50%~90%。中毒后1~5 d(平均2~3 d),肾脏可同时受累,发生肾衰竭[1]。因毒蕈毒素可致多脏器障碍,中毒后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病情复杂,故清除毒素、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救治的关键,因此在病程中治疗措施的准确实施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我消化科2012年6~12月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毒蕈中毒(Mushroom Poisoning)是因误食毒蕈(蘑菇),毒蕈中多种毒素损害胃肠、心、脑、肝、肾等器官,而致临床表现多样的中毒类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因食入毒素对器官的损害程度而有差异。同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不同毒蕈可含有相同毒素,从而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危重程度的差别化[1]。临床呈急性肝衰竭表现,中毒性肝炎型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2]。病死率可达50%~90%。中毒后1~5 d(平均2~3 d),肾脏可同时受累,发生肾衰竭[1]。因毒蕈毒素可致多脏器障碍,中毒后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病情复杂,故清除毒素、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救治的关键,因此在病程中治疗措施的准确实施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我消化科2012年6~12月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因恶心、呕吐1 d,伴皮肤巩膜黄染10 h,于2012年10月11日由外院急诊转入我消化科。该患缘于1 d前进食蘑菇后出现寒战,随后出现头晕、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毒蕈中毒”,给予洗胃,中途因患者个人原因拒绝进一步洗胃。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未明显缓解,且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量减少(50 ml/24 h),而转入我科。入科查体:T 37.8℃,P 62次/min , R 20次/ min, Bp 110/70 mm Hg,意识淡漠,平车推入病房,皮肤巩膜黄染,瞳孔正常,尿量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平素健康,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急检:凝血酶原时间24.7S(参考值9 . 0~13.0),凝血酶原活动度35.0%(参考值70.0~140.0),血氨63.00 μmol/l;尿常规示红细胞1611.30/μl(参考值0.00~25.00),红细胞(高倍视野)290.03/HPF(参考值0.00 ~4.50),尿蛋白2+。 患者住院2~9 d,病情进行性加重,持续无尿(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肾功进展性恶化,心肌及肝脏严重损伤,溶血性贫血严重,且出现消化道出血(第2天嗜睡、黑便伴腹胀)等症状。此期间检查示:泌尿系彩超示右肾121 mm×50 mm,左肾124 mm×55 mm,双肾急性肾功能不全声像图;CT示双侧胸腔内见弧形水样密度影,胸腔积液(考虑急性肾衰竭所致).根据病情发展,补充临床诊断:急性溶血性黄疸、消化道出血、急性暴发性肝损伤、急性肾衰竭、心肌损害。给予清除毒素、抑酸、保肝、降胆红素、改善肾循环,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 患者入院第1天立即胃肠灌洗医用活性炭数次,直至排出物为清水样;当天再给予1次口服水调医用活性碳100 g;紫灵芝干品30 g磨成粉煎水饮用;5%二巯丙黄钠40 ml加入到50% 葡萄糖20 ml中静脉推注,2次/d,连用7 d。第2天起给予长时间血液灌流治疗,开始时2次/d,2 h/次,5 d后改为1次/d,直至肾功能正常。同时予以生理盐水100 ml,美罗培南0. 5 g,3 次/ d静脉滴注,对抗感染。5%葡萄糖250 ml,异甘草酸镁30 ml;5%葡萄糖250 ml,多烯磷脂酰胆碱 20 ml,1次/d静脉滴注,保护肝脏。5%葡萄糖100 ml,阿魏酸钠0.3 g,1次/d静脉滴注,改善肾循环。生理盐水20 ml,埃索美拉唑40 mg,3次/d静脉推注,以保护胃黏膜,7 d后改为2 次 /d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 g 1次/d静脉滴注,营养心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生理盐水100 ml,甲强龙100 mg,2次/d静脉滴注,抑制蛋白酶、稳定细胞膜;输入洗涤红细胞。根据离子情况适时适量应用利尿剂,以及对症治疗和心理疏导。入院第5天后白细胞逐渐下降,感染得到控制;入院后尿素、肌酐持续攀升,第9天达最高值后逐渐下降;第14天白细胞降至正常,第17天尿量逐渐增多至1 000 ml/24 h,第24天起进入多尿期,临床症状消退。复查相关酶谱示明显下降,第30天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康复出院。

2护理

2.1 加强基础护理,严防感染:患者入院后,经征得家属同意,安置在单人病房,创造安静的治疗环境,限制人员探视;病室保持适当的温湿度,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床单位用含氯消毒液毛巾湿式擦拭;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一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随时更换;严格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者入院时白细胞43.23×109/L,在应用抗生素(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的过程中白细胞仍逐渐升高,第2天改为美罗培南0.5 g/次, 3 次/d静脉滴注,第3天已达到住院期间最高值52.83×109/L,在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和激素抑制蛋白酶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有无真菌感染;患者在发热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和身体的保暖,及时擦拭汗液、随时更换被汗渍浸湿的衣物,入院2 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在治疗全程无真菌感染迹象;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和量。及时清理呕吐物与排泄物;保持皮肤清洁,温水擦身1次/d,及时清理肛周的便渍、清洗后涂臀油保护,会阴部温水擦洗2次/d;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的情况,做好各项记录,患者无并发感染。

2.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大部分医疗费用是向亲属和邻居借的,治疗时耗费了大量资金、耗时长,加之病情严重、病势凶险,患者和家属对此病缺乏了解、心理随机应变能力不足,所以情绪一直处于消极状态,甚至产生了悲观、绝望心理,多次想放弃治疗。我们在迅速、及时、有效配合抢救的同时,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预后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配合,从根本上消除了患者放弃治疗的念头。首先,接诊时我们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病史和查体,同时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组织抢救,始终给予肯定性的治疗保证,让患者看到医护人员对他疾病的高度重视、有足够的救治信心,从而使患者能够身心放松,感觉安全,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主动积极配合救治;其次,在日后的护理中轻、快、稳、准地执行每一项医嘱,进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在住院期间给予足够的关心,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理解和同情患者,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和勇气;再则,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每天及时发放费用清单以供家属了解,在救治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治疗效果,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家属主动配合治疗。住院期间,始终保持病室安静、清洁、整齐、无噪音,护理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谦和的笑脸,维持了患者良好的心境,最终缩短了治疗的过程。可见,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也有助于远期康复效果[3]。

2.3 重要脏器受损的观察和护理

2.3.1 急性肝损伤的观察和护理:入院后经征得家属同意,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患者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限制探视人员。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不振、头晕、皮肤黏膜黄染,第2天出现嗜睡、腹痛、黑便。实验室检查示:肝功异常(转氨酶明显升高),血氨升高(63.00 μmol/L),给予多功能监护,禁食水,口服10%去甲肾冰盐水20 ml/4 h。加用床挡,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嘱家属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勿使用有刺激性的皂液,瘙痒时勿抓挠,避免了住院期间的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第6天,肝功指标(酶谱)下降,无黑便。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鱼肉、鸡肉、牛奶)、高维生素(西红柿、柑橘)、易消化饮食(馄炖、面条、小米粥),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复方氨基酸等补充营养。定期采血复查肝功能以及血清转氨酶变化,第27天肝功恢复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

2.3.2 急性肾脏衰竭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在急性肾衰期,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平卧位,既增加了肾血流量又提高了肾小球的滤过率;水肿期间,将双下肢抬高以减轻水肿,保持床单平整,皮肤清洁,按时协助翻身;第2~12天,口腔护理2次/d,适时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坚持以“量出为入”原则,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准确记录24 h尿量,同时仔细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时复查尿常规;无/少尿期(1~11 d)严格限制蛋白质、水和钠盐(咸菜、酱菜、罐头食品)的摄入,给予谷类、瓜蔬类、水果,食物中加以柠檬汁、食醋调味,以增加患者食欲;第9天,患者有酸中毒,给予5%NaHCO3 250 ml静脉滴注;第12天,钾明显升高,禁止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红枣、紫菜、香菇、榨菜等 ,并予25%葡萄糖2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缓慢静脉滴注(5 min以上);第24天,患者进入多尿期,及时复查血离子,患者未发生离子紊乱,继续血液灌流治疗,直至患者出院。

2.3.3 胃肠、心、肺功能受损的观察和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患者情绪,行24 h多功能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嗜睡、排黑色稀便2次,量约200 g,给予口服10%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20 ml/次,1次/4 h,嘱患者禁食水;根据医嘱给予生理盐水氯化钠20 ml,埃索美拉唑40 mg,3次/d静脉推注,以保护胃黏膜;第11天患者自觉呼吸困难。CT示:胸腔积液,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4~6 L/mi n ),继续抗炎治疗;针对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的主诉情况,采取相应治疗:遵医嘱静脉滴注极化液,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10 g,1次/d,复方丹参冻干粉针0.8 g 1次/d;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0~30滴/min,防止加重心脏负担,第20天患者无胸闷不适。

2.4 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

2.4.1 预防感染:由于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以抑制蛋白酶、稳定细胞膜,以及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因此护理人员及时向家属说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有效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床头桌、门窗、地面2次/d,紫外线消毒病室空气2次/d,30 min/d;加强基础生活护理,勤剪指(趾)甲、勤洗手,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每次进行各种侵入性(肌内注射、静脉滴注)操作时,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皮肤、黏膜损伤;保证患者卧床休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4.2 预防激素不良反应:激素会导致伤口迁延不愈,皮肤破损炎性反应;以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失眠、精神心理障碍、消化道不良反应、高血压、感染等[4]。在患者应用激素静脉滴注时,将滴注速度调慢,每分钟不超过25 mg;病程中患者一直有胃部疼痛症状,应用本品的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口服Vit C丸2粒/次,3次/d,减轻和预防黏膜出血;给予口服Vit D,静脉滴注5%葡萄糖100 ml,葡萄糖酸钙20 ml 1次/d,连用 1周;口服泼尼松期间保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坚决杜绝患者家属擅自减量或突然停药带来的危害。

2.5 血液灌流术后的护理: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采用了血液灌流,以清除体内毒素,阻止病情向多器官衰竭发展。血液灌流期间,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紫外线消毒3次/d ,30 min/次,口腔护理2次/d,会阴冲洗2次/d。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液、出血及血肿;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隔日换药1次,敷料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2.6 出院指导: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离子;调整情绪和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受凉和劳累;合理优质蛋白饮食,禁用肝肾毒性药物;定期随诊。

3讨论

3.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成因:患者误食毒蕈后,因毒蕈所含毒素的种类不同,故临床表现各异。该例患者在未进行彻底洗胃、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后,出现了急性溶血性贫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暴发性肝损伤、肾衰竭等。有资料表明[5]:在急性肾衰竭同时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原因可能为:胃肠道症状自行缓解后进入了毒蕈中毒的假愈期,患者虽无明显症状,类似痊愈,但实际上内脏损害已经开始,此期稍有麻痹大意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毒伞毒素虽作用迟缓,但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损害肝细胞,出现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明显升高,引起急性肝损伤;此外毒蕈中毒后患者呕吐、纳差、水摄入不足(消化道出血期间禁食水),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肾灌注减少,加剧了肾损害;另有感染、急性溶血性贫血更加剧了各器官(心、肺等)的进一步损伤。

3.2 治疗原则的正确实施对受损脏器的快速恢复至关重要:毒蕈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们认为在及时清除毒素、快速有效解毒、抗感染、保护肝脏、保护胃黏膜、大剂量激素冲击、改善肾循环、适时应用利尿剂及保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经济状况及早应用血液灌流等疗法。在治疗的全程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防止多器官衰竭进一步恶化,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痊愈至关重要。

4参考文献

[1]吕青,刘珊,霍丽莉.现代急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9-1 60.

[2]马志强,沈开金,吉善和.毒蕈中毒38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6 (6):3979.

[3]杨红.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1):590.

[4]郑丽丽,任素梅,冉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15(7):695.

[5]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6-290

[收稿日期:2013-10-28编校:侯小玲/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