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5-04-14     浏览次数:407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比较其效果。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后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approach result of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y predictive nursing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Method To analyze 60 case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data was detected which was to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detection group 30 ca-ses. Results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of detec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 05). Conclusion The restoration of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y pre-dictive nursing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is improved,the quality of life is increased,which is to be used.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生率达到10 %~15%,其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引起总死亡率中占第三位,乳腺癌对于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有重要的不良影响[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拟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年龄42~62岁,平均(5 1.8±6.4)岁。临床分期:Ⅰ期21例,Ⅱ期9例,均为单侧发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 0 例,高中及以上20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11例,脑力劳动者19例。病理学分型:浸润性导管癌19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30例,年龄38~65岁,平均(5 0.9±6.6)岁。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8例,均为单侧发病。病理学分型:浸润性导管癌2 1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以上18例。职业类别:体力劳动者13例,脑力劳动者17例。两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针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者病情评估,术中和医生做好手术配合,术后进行抗生素消炎、伤口换药。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准备:从乳腺癌患者入院开始对患者的治疗环境进行布置,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耐受状态为止,术前向乳腺癌患者耐心地讲解发病机理,手术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和疼痛。耐心地讲解手术环境,手术过程中乳腺癌患者配合的要点,强调乳腺癌患者术中固定的重要性;②术中准备:护理人员术中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需要,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认知和依从,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术中对手术部位进行标示,患者佩带手术标识腕带,对手术用物进行准备,护理人员和手术室接送人员对患者进行核对,无误后对患者进行交接。帮助患者适应治疗环境,尽快进入治疗角色,通过换位思考缓解患者急躁、恐惧等负性情绪,最大限度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③术后疼痛护理:乳腺癌手术属于创伤性手术,采取有效地疼痛护理,降低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④术后功能恢复:乳腺癌术后由于局部淋巴回流受阻而出现上肢水肿,影响肩关节功能。术后采取渐进式康复操进行康复性训练,从手指开始逐步向肩关节,从小的肌肉到上肢肢体运动,从被动到主动,从无重到负重等训练。有效地肢体功能训练可以减少瘢痕组织造成的挛缩、肌肉萎缩,帮助肢体功能伸展、屈曲等关节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情况:效果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乳腺癌患者术后手指爬墙、水平前屈、水平后伸、外展角度、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T X-*3〗±s)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情况. 〖HT6H〗表1〖HT6SS〗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情况

3讨论

随着乳腺癌病例的逐渐增多,针对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改善[2]。乳腺癌手术对于患者患侧上肢组织的破坏相对严重,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肢体肿胀,从而影响肢体活动范围,直接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3]。本研究在对乳腺癌个案分析的情况下,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首先因患者对于病房和治疗环境不是十分了解,应耐心地讲解诊疗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需求[4]。护理人员要通过热情和蔼的态度面对乳腺癌患者,由于乳腺癌患者多数年龄较大,手术后自我形象受损的心理,护理人员要观察乳腺癌患者的语言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致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心理变化,鼓励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缓解压力[5]。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病情,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其沉默寡言、情绪抑制的发生,举例周围乳腺癌病友成功的例子,帮助其正确的面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态度,缓解不良情绪对于病情的影响[6]。告知乳腺癌患者正确的调整心态,对于乳腺癌手术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7]。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引流管皮肤的固定点要顺着引流管的插入方向,通过胶布进行固定,患者如果需要翻身,在翻身前对引流管留出一定长度,然后再转向对侧,患者如果下床活动,要将引流管固定好防止掉落。引流袋一定要低于引流管放置的水平位置,从而防止因引流液逆流造成感染的发生。另外保证引流管固定效果,放置引流管脱落诱发的感染。术后进行渐进式康复操,可以避免挛缩的瘢痕组织对腋静脉压迫,减少腋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活动会促进血液回流,增加淋巴回流,减少因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水肿[8]。在切口瘢痕组织形成之后,瘢痕组织的紧缩又会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因而通过耸肩、旋转肩头运动,其次为颈部运动可以促进瘢痕组织紧缩位置的血液循环。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30例。结果表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通过双肩背伸运动,体转、甩手运动,做爬墙运动,划臂、扩胸、搓背及做拉绳运动,可以防止永久性的关节制动而造成的关节内粘连,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后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宋艳茹,刘美娟,魏敏香,等,重度肥胖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90.

[2]王芳,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201 2,1(12):123.

[3]王东琴,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5):1093.

[4]季丽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乳房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 (24):63.

[5]刘晓伟,孟庆兰,李鑫,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 3,10(1):131.

[6]马丽.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 013,20(3):260.

[7]王志莲,祁延华,王霞,等,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 ].护理研究,2007,21(1):2029.

[8]刘莹,王妍,张晶娥,等,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 1,6(4):224.

[收稿日期:2014-03-04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