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变异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132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脏变异方面对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将两组的心率变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数据显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组的患者病症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胺碘酮组的患者在心率变异方面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够明显的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通过提高心率变异而降低患者的死亡人数,此种效果明显优于普罗帕酮,是一种有效的放心的药物.

  心率变异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心脏跳动次数也发生变化,其结果可用来分析每一次心跳时间的细微变化,心率的这种变化会受到体内神经体液的调节,因此测得心率变异可以判断心脏功能的变化,帮助医务人员判断疾病及预后情况,此试验应用这种微弱变化显示两种药物的功能的差异[1]。此次研究探讨胺碘酮在提高心率变异方面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且100例中均无心力衰竭、心肌炎、心缓等疾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0)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13)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在对患者行支持治疗上加用胺碘酮,3次/d,共服用0.6 g,病情减轻后逐渐减药量。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上服用普罗帕酮,药物用法同胺碘酮。观察10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等信息,采用3通道全信息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及其回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及计算,结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24h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百分爱丁堡指数(PNN50),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I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等数据均能反应心率变异。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数据有更明显提高的患者人数[2]。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所得结果的数据分析可知,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效果,但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丰衣足食,肥胖率也随着生长,而随着人们的肥胖,心血管疾病有逐渐升高的态势,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越来越多见,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大多数都为迷走神经兴奋性的降低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所致,而以上因素又常常引起患者的猝死,严重威胁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自主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率变异的改变,因此,心率变异可以间接独立的作为心血管疾病导致猝死的一项指标。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治疗心律失常,但其作用不能改善心率变异,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其机理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即能够改善心率变异,可显著降低死亡率[3-4]。通过对心率变异指标的分析可知其中机理:心率变异反应了心脏的电活动,而心脏电活动是由心脏自主神经支配,胺碘酮作用于自主神经,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以及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最后起到改变心率变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普罗帕酮提高心率变异方面的作用则不如胺碘酮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可通过很多方面来治疗心脏,保护心脏,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反应心率变异的指标的测量及计算可知,试验组的sDNN、rMSSD、PNN、SDAINN、SDNNindex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胺碘酮可以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提高心脏功能,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值得向临床推荐。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331.

[2] 梁 岩,谭慧琼,朱 俊,等.我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猝死或心律失常死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3):142.

[3] 赵顺芳,吴新华,尹雪艳,等.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6):366.

[4] 苏长江,来佑芝,苏 强,等.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0):628.

[收稿日期:2013-03-26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