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04-07     浏览次数:356次

文章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研究方法,对第1周期(对照周期)化疗后PLT≤75×109/L的38例实体肿瘤患者于第2周期采用相同化疗方案,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9例患者。A组:第2周期化疗前3天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 μ),每日1次,连用7 d;B组: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注射rhTPO(15 000 μ),1次/d,连用7 d。结果:与对照周期相比,A、B两组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的骨髓抑制影响化疗的剂量强度,甚至终止化疗,影响疗效。临床上常采用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但对血小板(PLT)减少治疗手段有限,主要是输注血小板,但其价格昂贵,且可引起发热感染等反应,反复多次应用可产生抗PLT抗体,导致治疗无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是治疗PLT减少的有效药物。国外已批准应用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笔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方法,观察rhTPO(特比澳,沈阳三生制药公司产品)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38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男20例,女18例,年龄24~76岁,平均59岁,其中肺癌18例,乳腺癌10例,胃癌4例,食管癌3例,结直肠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依据肿瘤类型选取不同方案化疗,预计患者生存期>3个月,KPS评分>80分,前次化疗周期后,4周内PLT自然恢复正常,需接受相同方案至少两周期以上,剂量调整不超过±10%,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无急性感染和活动性出血及血栓史;无妊娠或哺乳;血清尿素氮、肌酐、转氨酶和胆红素不大于正常上限的1.5倍。

1.2 治疗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治疗组在第2周期化疗前3天即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 μ,1次/d;对照组在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6~24 h内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μ,1次/d,连用7 de,隔日检查血常规,如无效,则最多可延长到4 d;PLT计数>100×109/L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停药。当血小板≤20×109/L或出现明显出现表现时,输注血小板。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但不允许使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1等。

1.3观察指标:治疗期间隔日查血常规;1周复查一次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随时记录异常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按WHO不良反应及标准评估。

1.4疗效评估:化疗后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及≥100 ×109/L的时间;血小板降低的最低值和恢复最高值;Ⅱ、Ⅲ、Ⅳ度PLT减少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血小板输注情况。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PLT减少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比较:由表1可见,治疗组Ⅱ度PLT减少的发生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31.6%,P<0.01);治疗组Ⅲ度及Ⅳ度PLT减少的发生率(23.7%及7.9%)明显低于对照组(47.4%及21.1%,P<0.05);治疗组Ⅱ、Ⅲ、Ⅳ 度PLT减少的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的比较:化疗后,两组PLT最低值分别为(69.3±55 .6)×109/L和(51.6±3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恢复的最高值分别为(258.7±124.5)和(243.3±116.7)×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50×109/L持续的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2.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恢复至≥75×109/L及≥100×109/L所需天数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缩短2.7 d和2 d、9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小板输注情况比较:治疗组输注3例次,4 μ;对照组输注8例次,11 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应用rhTPO后仅4例患者出现发热,2例患者肌肉酸痛,头晕1例且症状轻微,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未出现严重的心、肝、肾损害。治疗组与对照组PLT减少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比较(x〖TX-*3〗±s)

3讨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亦是化疗用药剂量受限的主要原因,影响治疗效果。对于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手段有效。有研究表明rhTPO是目前科研及临床升高血小板作用最强药物[1]。 rhTPO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MP1结合,参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形成有功能的血小板,同时rhTPO也作用于早期干细胞,扩大巨核系祖细胞池,促进肝细胞进入增殖周期[2]。国内外研究表明,rhTPO可降低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程度,缩短PLT减少的持续时间,且有良好的耐受性[3-4]。PLT一般在化疗后第6~14天降至最低点[5],化疗后出现PLT降低应用rhTPO,其血小板增加的峰值出现在10~12 d左右[6-7],因此,化疗后出现PLT减少使用rhTPO,其疗效一般,不能有效治疗血小板减少低谷。有研究表明,对于多周期化疗后出现PLT减少的患者,可在化疗前预防性应用rhTPO,可提高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及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风险[8]。本研究对化疗后血小板的38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化疗前后皮下注射rhTPO均可减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程度及持续时间;化疗前3 d预防性皮下注射rhTPO,可提高血小板降低的最低值,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但在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rhTPO可明显刺激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产生,加速血小板恢复。如化疗前预防性注射rhTPO则疗效更佳,应用rhTPO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郭代红,邢午宏,陈超,等.rhTPO 等四种升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及经济学评估[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1):12.

[2]Kuter DJ,Begley CG.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basic biology and evaluatio n of clinical studies[J].Blood,2002,100(10):3457.

[3]Vadhan-Raj S.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n myelo-suppressive chemotherapy [J].Oncology (Williston Park),2001,15(7 Suppl 8):35.

[4]陈博,李涛,张军,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同步放疗、化疗实体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J].癌症进展,2012,10(2):115.

[5]Nichol JL.Thrombopoietin levels after chemotherapy and in naturally occurring human diseases[J].Curr Opin Hematol,1998,5(3):203.

[6]Kuter DJ,Begley CG.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basic biology and evaluatio n of clinical studies[J].Blood,2002,100(10):3457.

[7]要国华,覃鹏飞,彭玉娜,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肺癌患者同步放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5):1265.

[8]李秋文,叶明,肖文华,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64.

[收稿日期:2013-08-25编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