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探析

发表时间:2014-08-11     浏览次数:223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不孕症患者也逐渐增多,且由于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的患者数量已达到不孕症总人数的20%左右,已然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 [1]。而利用传统的宫腔镜进行输卵管导通的临床效果不佳,导通率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女性不孕症,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开始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2月3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经常规检查,均是由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年龄28~40岁,平均(32.2±1.5)岁,病程1~7年,平均(3.7±2.1)年,原发不孕症患者9例,继发不孕症患者6例。对照组年龄25~39岁,平均(28.7±2.2)岁,病程2~8年,平均(3.5±1.9)年,原发不孕症患者8例,继发不孕症患者7例。两组年龄、病史、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即在患者月经后3~5 d之后进行手术,首先,对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然后将腹腔镜探头伸入患者子宫内,观察患者宫腔以及输卵管的情况,并对出现病变的组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其次,将宫腔镜探头伸入患者阴道内,观察患者子宫、子宫内膜、输卵管的情况,并对出现粘连、息肉等病变的宫腔进行松懈、剥除;最后进行输卵管导通术,利用腹腔镜检查患者输卵管的阻塞情况,然后利用宫腔镜将输卵管导丝插入患者输卵管内,并不断深入,直至输卵管完全导通。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治疗,即利用宫腔镜观察患者的宫腔、卵巢以及输卵管阻塞情况,并根据病情进行输卵管导通。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的导通情况、受孕情况以及手术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痊愈:患者的输卵管完全导通,且在1年内受孕成功;好转:患者的输卵管情况得到改善,基本导通,且无受孕障碍;无效:患者的输卵管没有导通,受孕不成功[2]。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卵管导通情况比较:经过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中,输卵管完全导通的为10例,输卵管基本导通的为4例,输卵管没有导通的为1例,输卵管导通率为93.3%;经单纯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中,输卵管完全导通的为6例,输卵管基本导通的为5例,输卵管没有导通的为例,输卵管导通率为7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比较: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未感染的为14例,发生感染的为1例,手术感染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中, 未感染的为11 例, 发生感染的为4 例, 手术感染发生率为2 6 . 6%,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由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的概率正在逐年增加,已达到不孕症总人数的20%左右,输卵管阻塞、输卵管不通已经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而输卵管阻塞又是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盆腔炎、宫腔病变等疾病引发的,而宫腔镜的检查准确率还不是很高,无法深入患者子宫内进行观察,降低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单纯宫腔镜进行输卵管不孕症治疗的临床效果不佳,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甚至还会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失去生育功能,增加了手术风险,且导通率较低、手术感染较为严重,导致患者的受孕率较高,不孕疾病得不到根本治疗。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能够更加明确患者发生不孕症的原因,且能够更加准确判断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从而更加精确的导通输卵管,提高受孕率,且治疗比较安全、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3]。

4 参考文献

[1] 付晓辉.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58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1(28):27.

[2] 郑秋琼,陈燕翔,赵莉莉.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附103例报告[J].新医学,2011,23(5): 59.

[3] 张 蕾,罗小闯.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62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1,35(16):11.

[收稿日期:2014-05-14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