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7-15     浏览次数:200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妇女,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依随即数字化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给予治疗的观察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经单一西药给予治疗的对照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用药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盆腔感染性疾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现炎性反应变化,为常见的妇产科类疾病,会导致出现妊娠位置异常、盆腔粘连及不孕盆腔疼痛等疾病。育龄期妇女多见慢性盆腔炎性反应性包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发热和腹痛,检查时可观察到盆腔和输卵管一卵巢发生脓肿等出现的盆腔炎性反应性包块[1]。慢性盆腔炎通常病程长,治愈后容易复发,而且预后容易造成患者盆腔疼痛、异位妊娠以及盆腔粘连等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中药治疗[2]。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 年6月200例患有慢性盆腔炎妇女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依随即化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年龄23~48岁,平均35.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 32.4个月。170例(85%)具有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时间为3 d~15个月;65例出现白带增多;肛门坠胀感为68例;恶心、呕吐为41例。全部患者经妇科检查后均观察到盆腔内包块,113例下腹部发生压痛,其中89例合并反跳性疼痛和肌肉紧张等刺激性腹膜的症状;附件(单侧或双侧)出现增厚,112例患者有不规则包块,肿块和子宫密切相关、活动性差、有压痛。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如下:用生理盐水500 ml溶解头孢曲松钠6.0 g或者左氧氟沙星 0.4 g,静脉滴注给药,1次/d;联合100 ml替硝唑静脉滴注, 2次/d。1周后继采用α-糜蛋白酶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3]。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逍遥散加用,方剂如下:蒲公英15 g、柴胡 9 g、川楝子10 g、丹参15 g、赤芍10 g、红藤15 g、丹皮12 g、紫花地丁15 g、云苓10 g、延胡索6 g、当归12 g、甘草10 g。如包块呈囊性,则加用益母草15 g、泽兰10 g、车前仁10 g;包块质较硬者加用三棱8 g、莪术8 g;必要时加用大黄、芒硝。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用生理盐水500 ml溶解头孢曲松钠6.0 g或者左氧氟沙星0.4 g,静脉滴注给药,1次/d;联合100 ml替硝唑静脉滴注,2次/d。1周后继采用α-糜蛋白酶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用药15 d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4]。

1.3 评价标准:痊愈:病患临床表现和体征得到消除,每项妇科检查均正常;显效:病患临床表现和体征基本消失,每项妇科检查均有所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各项妇科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94.00%,经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普遍见到的疾病之一为盆腔炎,近些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向,此病为女性内生殖器和其周围结缔性组织及盆腔处腹膜的炎性类疾病,一般会导致盆腔出现脓肿及炎性反应包块,盆腔受感染后会造成输卵管卵巢发生脓肿、输卵管有纤维性增生、盆腔出现脓肿,继而会有炎性反应粘连性包块、包裹积液以及大网膜、肠管和子宫卵巢出现的膜状粘连性等病变。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发病机制为湿热之邪与气血相搏蕴蒸,气滞血瘀,凝聚下焦或失治误治致病情缠绵,久治不愈邪盛正衰,湿邪瘀结正气不达而为慢性炎性反应,有的形成肿块。本方中的蒲公英、红藤等具有消痛排脓、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淋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归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丹参有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盆腔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从而有效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利用。采用本方可使药力直达病所、通血脉、利气机、消积聚且不良反应小、痛苦少、患者耐受力好。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94.00%,经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病患的总有效率为 74.00%,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用药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马利行.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33(3):370.

[2] 张 静,李继恩,朱 敏.腹针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辨证施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37.

[3] 刘朝晖,廖秦平,薛凤霞,等.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8):666.

[4] 梁彩英,陈南官,廖颖文,等.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3):102.

[收稿日期:2014-04-15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