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4-06-25     浏览次数:173次

文章摘要:目的:了解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观察,A组予以碘伏纱条宫腔填塞,B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C组予以常规止血方法,分析三种止血方法的效果。结果:A组、B组边缘性前置胎盘或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组,而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C组中央性前置胎盘术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法优于宫腔填塞法,必要时联用宫腔填塞法与子宫动脉结扎法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每位患者都排除术前大出血状况,均因创面出血、宫缩乏力等原因施以止血方法,年龄23~41岁,平均(31.02±5.12)岁,终止妊娠周数24~41周,边缘性前置胎盘3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48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26例,予以碘伏纱条宫腔填塞;B组26 例,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C组28例,予以常规止血方法。80例患者4例术中止血失败予以子宫切除。三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①A组:取患者仰卧位,于术前5 min麻醉显效后予以2 mg卡前列甲酯栓,行常规消毒,将腹壁各层依次切开,取其子宫下段剖宫产,予以胎盘前壁面积大者胎盘打洞,予以胎盘前壁面积小者PSY切口。待娩出胎儿胎盘后予以子宫肌层注射20 U的缩宫素,并缩宫素静脉滴注。于胎盘剥离后予以宫腔填纱止血,在宫颈外口下置入宫纱末端,方便在阴道取出,于子宫下段子宫颈部位至子宫切口处,将其左右折叠并填塞,避免出现空隙,24 h后可取出纱块,将子宫切口缝合,防止纱布被缝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②B组:结扎于患者左侧子宫动脉子宫下段的上半部位,手术操作者要位于患者右侧,并面向患者,左手握住并向右前将子宫托起,在子宫左缘将手掌部分置入并向下,子宫下段前方置入拇指,其余四指均放置在患者左右侧阔韧带,依次来实现保护肠管的目的。遵循由前至后顺序,用1号全吸收线穿过患者左侧的阔韧带,经左侧子宫血管内侧穿过患者的子宫肌层,最后打结。执行同种步骤,予以右侧子宫动脉结扎。③C组:待胎儿娩出后患者宫缩出现轻度乏力时,予以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按摩子宫并结合局部缝扎宫腔出血点等方法止血。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变化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止血方法出血量效果综合比较:见表1。

2.2 术中止血失败分析: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A组4例患者于术中予以宫腔填塞法失败后给予子宫切除术,其主要原因是胎儿娩出后患者的子宫宫体相对较大,肌纤维出现受损情形,宫颈收缩产生不良,因而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在予以患者宫腔填塞法后的止血效果不佳,因此最后予以子宫切除术。其中B组2例患者于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法失败,当联合宫腔填塞法后,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在术中患者宫缩不良、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现大面积渗血状况,予以子宫动脉结扎法后其剥离面出血状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因此予以局部出血点缝扎以及宫腔填塞法后止血效果良好,患者子宫得到了保留。

3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28例患者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前列腺素肌注、子宫按摩以及局部缝扎等对症止血处理方式能够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宫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现出血或者胎盘植入等患者则予以强效的止血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在临床上碘伏纱条宫腔填塞法和子宫动脉结扎法运用最为普遍[1-3]。碘伏纱条宫腔填塞法主要是通过填塞使宫腔扩张,基于宫腔内压力大于动脉压的状况下,使其动脉出血得到相应的减少或者种植停止。同时,碘伏纱条宫腔填塞法予以暂时性压迫止血,使患者机体内的凝血机制得到充分激活,进而引用自身的凝血功能机制,产生血栓,达到止血目的。这种止血方法主要适用于患者胎盘剥离后其子宫下段的剥离面出现严重渗血情形,且下段与宫体肌纤维遭到损伤或者断裂[4]。如果患者的宫体相对较大,基于收缩力差并且胎盘植入剥离困难的条件下,通常强行剥离极其容易使患者的子宫肌纤维遭到损伤,予以碘伏纱条宫腔填塞法,止血效果不佳,最终可能致使患者行子宫切除。本文研究显示,A组4例患者行宫腔填塞失败,证实了这一结论。当胎盘娩出后,如果子宫肌纤维出现损伤情形,子宫体以及下段的收缩存在乏力现象,对于血窦开放且在宫腔内将会存在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运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能够有效平衡患者子宫内的血液供应,致使血液发生凝固并且形成血栓,对子宫的收缩具有刺激作用,有助于实现止血目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边缘性前置胎盘或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B组,C组术后24 h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2例于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法失败者联合宫腔填塞法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这是由于结扎后如果出现活动性出血,则较难控制,联合局部缝扎止血以及宫腔填塞法后能实现彻底止血的目的,有助于减少子宫切除发生率。综上所述,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临床效果确切,对于边缘性及中央性前置胎盘而言,术中出血量少于宫腔填塞法,当结扎后出现活动性出血现象时,要联合宫腔填塞法、局部缝扎法,能够显著提高止血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冯金宇,吕小娟,崔 伟.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腔纱条填塞子宫下段止血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30(24):4465.

[2] 岳玉焕,秦江霞.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效果观察4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32(1):94.

[3] 俞艇蔚,张小平,刘增佑.2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腔填纱止血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7(1):5.

[4] 陶 华.子宫下段间断缝合防治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22(1):45.

[收稿日期:2014-03-14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