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细菌性阴道病252例临床治疗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23     浏览次数:130次

文章摘要: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与阴道生态失衡有关,是阴道生态失衡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无明显改变。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不洁性生活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10%~4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腥臭味,可伴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笔者对有相关症状的25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作对症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与阴道生态失衡有关,是阴道生态失衡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无明显改变。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不洁性生活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10%~4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腥臭味,可伴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笔者对有相关症状的25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作对症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检查、诊治的阴道炎症、计划生育术前检查、更年期、绝经后外阴不适、白带量多的女性患者共25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0.2岁,均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及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检测。

1.2 治疗方法
(1)甲硝唑0.4 g/次,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甲硝唑栓0.5 g阴道用药,1次/d,7~10 d为1个疗程。此药孕妇禁用。(2)孕妇口服克林霉素0.3 g/次,2次/d,连服7 d;或用2%克林霉素油膏涂抹阴道,1次/d,连用7 d。(3)氨苄青霉素口服,0.5 g/次,1次/6 h,5~7 d为1个疗程。除上述治疗外,尚可用1%过氧化氢冲洗阴道。

2 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与霉菌同时发生占20.0%,较总发病率39.3%低;细菌性阴道病与滴虫同时发生占60.0%,较总发病率39.3%显著升高。经唾液酸酶检测,白带清洁度1~2度的患者,有44.3%患细菌性阴道病;清洁度3度的患者有63.6%患细菌性阴道病。见表1。可见,不能单凭白带清洁度断定有无阴道病,还应行唾液酸酶检测以排除细菌性阴道病。 表1 252例患者细菌性阴道病检查结果

3 讨论
正常阴道内寄生着乳酸杆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细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类杆菌等,这些菌群保持一定的比例,维持阴道内生态平衡,pH值小于4.5。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这些菌群的生长,这些菌群的存在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使阴道内形成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阴道上皮萎缩,细菌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不洁性生活等导致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失衡,兼厌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可激发加特纳细菌产生某种氨基酸,故使阴道内产生挥发性胺类,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胺类又使阴道内pH值升高,抑制乳酸杆菌繁殖,黏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阴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乱,阴道炎症并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减少,因此命名为阴道炎不妥当,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会议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可同时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因霉菌生长环境要求pH值低,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少;滴虫生长环境pH值高,常与细菌性阴道病同时发生,有报道滴虫培养阳性的患者有86%合并本病;换个角度说,细菌性阴道病是不是阴道感染滴虫的一个诱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细菌性阴道病除引起阴道不适外,还可并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手术后感染,可导致急性输卵管炎、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及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目前,随着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检测的普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有增高趋势,有报道认为细菌性阴道病可能是盆腔炎的前驱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世阆. 细菌性阴道病与微生态平衡.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05, 1(1): 1-3.

[2] 乐杰. 妇产科学.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41.

[3]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205.

[4] 郄明蓉,邓玉燕. 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09, 5(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