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儿童结节性脂膜炎2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310次

文章摘要:

作者:韦健霞

 

【关键词】  结节性脂腊炎


  结节性脂腊炎又称复发性非化脓性结节状脂膜炎或Wiber-Christi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脂肪性变[1]。近2年来,作者收治了2例儿童结节性脂膜炎,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5岁1个月。因“发热2周,伴皮肤硬结5d”于2005年4月收入住院。热型不规则,时诉脐周疼痛,但不剧烈,能忍受,并可自行缓解,无咳嗽、胸疼、呕吐、腹泻或关节疼痛。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抗生素无效。体格检查:躯干和四肢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直径1~3cm,表面呈暗红色,轻触痛,腋下和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如大豆或蚕豆大小,肝肋下2.5cm,质地尚软,无压痛或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91g/L,WBC和PLT正常,ESR 63mm/h,CRP 21mg/L,谷丙转氨酶61U/L,抗核杭体检验呈阳性。B超显示肝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2.15mm)。入院后先后予以凯福隆、复达欣、阿米卡星等治疗,仍有发热,个别皮下结节出现破溃,有棕黄色液体流出。入院第8天行皮下结节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脂肪组织坏死,并有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诊断结节性脂膜炎。
   
  例2  男性,3岁。因“反复发热,伴四肢皮疹20余天”,于2006年3月收入住院。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峰在38.5℃左右,同时发现皮肤暗红色斑,以双下肢为多,给予抗生素治疗,体温、皮疹反复。体检:意识清,精神较差,四肢皮肤散在暗红色斑块(关节伸侧多见),皮疹处触及皮下结节(直径约0.5~1.0cm),有触痛,活动度欠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音;心率130次/min,心律齐,心音中;腹部软,肝脏肋下2cm,质中边锐,轻触痛,脾肋下约1.5cm,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Hb 129g/L,WBC 13.4×109/L,N79%,PLT 159×109/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1U/L,ESR 6mm/h。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杭体阳性,腹部B超提示肝脾肿大,骨髓穿刺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行皮下结节活检,病理显示皮下脂肪组织伴灶状脂肪退变、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诊断结节性脂膜炎。予地塞米松(2mg/次,2次/d)和丙种球蛋白[1g/(kg·d),1次/3d 连续3d]治疗,4d后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后第17天出院。

  2  讨论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本文二例儿童均为男性,与赵虹光等[2]报道类似,但是否多见男孩,还需大样本调查。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脂肪代谢障碍、感染、免疫异常、药物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关[3,4]。本文二例均有免疫紊乱或自身抗核抗体阳性,支持免疫异常参与本病的发病过程。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皮下结节和发热为其特点。皮下结节呈多发性、对称性、成群分布,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双下肢,皮肤表面呈暗红色,伴有水肿,亦可呈正常皮肤色泽,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质地较坚实,可有自发痛或触痛。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能轻度移动,位置较浅时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很小。结节反复发作,结节消退后,由于脂肪萎缩、纤维化而残留的萎缩性瘢痕,局部出现程度不等凹陷和色素沉着。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棕黄色油样液体,此称为液化性脂肪炎,比较有 特征性。反复发热、低热或回归热型热是另一个特点,但如本文二例一样,由于退热药物应用,热型常不典型。本病还常伴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体重下降等,部分患儿可出现肺、肝脏、肾脏、胃肠道、关节等损害,甚至多脏器损害而死亡[5]。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本文二例均有内脏累及,肝脾受累,其中例1复发后还有肺和消化道受累,最后导致肠穿孔、多脏器衰竭。因此,对于诊断本病,一定要注意有无其它器官、系统内脏损伤,防止可能出现的器官或系统的损害。

本病的实验室检查多为非特异性改变,如白细胞轻度增高、核左移,后期因骨髓受累可三系均减少,血沉和CRP升高、免疫学异常,或有内脏受累的表现,因此容易误诊为淋巴结核或其它结缔组织疾病、组织细胞增生症、败血症、软组织感染等[2]。皮下结节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早期(急性炎症期)为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症改变,继之(吞噬期)出现以吞噬脂肪颗粒为特点的脂质肉芽肿反应,可有泡沫细胞、噬脂性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增生等,最后(纤维化期)皮下脂肪萎缩纤维化和钙盐沉着[1]。

    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在急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疗效;对系统型患者,特别是重症病例,可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并根据内脏受累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加强支持疗法。目前治疗本病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为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本病有复发可能,应注意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结节性脂膜炎诊治指南(草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4):253~255.

  2 赵虹光,聂树禄.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误诊11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医学,2003,12(3):1857~1858.

  3 Yamashitas. Staphylocooccus cohnii as causeof multipli brain abscesses in weber-christian disease. J Neurol Sci,2005,238(1-2):97~100.

  4 周凤秋,姜友章. 小儿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多脏器损害1例. 临床荟萃,2005,20(1):192~193.

  5 Nahar N. A case of weber-christian disease with collapsing glomerulopathy.Am J Kidney Dis,2006,48(3):48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