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婴儿EB病毒感染并蜂房哈夫尼菌败血症1例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330次

文章摘要:

作者:张素兰,肖琦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3d,于2006年11月13日第1次入院。可能因受凉,3d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9℃左右。除精神不振、纳稍差外,无明显伴随症状。体检:体温39.3℃,颈部触及2枚绿豆、黄豆大小淋巴结,咽充血,扁桃腺Ⅰ°,红。心肺腹阴性。末梢血WBC16.55×109 /L,N0.22,L0.69,CRP4.71mg/L。予病毒唑、麦道必静滴及对症处理。住院第3d面部及躯干部出现细小红色丘疹,无搔痒。随之,体温下降呈低热,皮疹未退,自动出院。拟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疹。出院第3d,体温再次上升到40℃伴轻咳,呕吐胃内容物2次,解黄稀便3次,于5d后第2次住院,拟诊发热待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皮肤花,手足凉。面部、躯干及双手散在暗红色丘疹,压之不退色,疹间皮肤正常。结膜无充血或分泌物,唇色正常无干裂,咽部充血,扁桃腺Ⅰ°,颊黏膜光滑。双肺呼吸音粗,无口罗音。腹软,肝肋下1.5cm,脾未及。辅助检查:WBC12.8×109 /L,N0.31,L0.56,大便常规有少许脂肪球。4d后复查血常规WBC20.0×109 /L,N0.311,L0.77,异形淋巴细胞0.08。血培养蜂房哈夫尼菌生长。血清EBV-IgM阳性。修正诊断为EB病毒感染并蜂房哈夫尼菌败血症。用阿奇霉素、罗世芬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毒。体温于住院4d后降至正常,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一般情况好转。复查血培养阴性,痊愈出院。
    
  讨论: EB病毒是小儿常见感染源,入侵人体后,主要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变,亦可致多系统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该患儿有发热、皮疹、咽及扁桃体充血,末梢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有异形淋巴细胞,血清EBV-IgM阳性,故EB病毒感染诊断成立。B淋巴细胞是EBV原发感染的靶细胞,EBV感染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且免疫功能紊乱[1、2] ,从而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综合分析患儿2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可以排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麻疹、川崎病,而第1次住院即已是EB病毒感染的表现,只是末梢血异形淋巴细胞及血清EBV-IgM在病程第2周以后才易转为阳性。蜂房哈夫尼菌,是哈夫尼菌属的唯一代表菌种,系革兰氏阴性菌;常存在于人的肠道、污水、土壤和乳制品中,一般不致病[3] 。但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处于不健康状态、有感染因素存在,或由于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使细菌生态学发生变化,则可通过肠道途径感染致败血症、脑膜炎、肠炎等。该患儿,年龄仅8个月,免疫功能不成熟。EB病毒感染,又进一步降低抵抗力,可能在此基础上,并发蜂房哈夫尼菌感染播散,形成败血症。
 

【参考文献】
    [1] 曾宾,肖燕,金润铭,等.儿童EB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49-1550.

  [2] 黄洋,贵琳.儿童EB病毒感染279例临床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247-248.

  [3] 李豫英,赵玲,金虹光.蜂房哈夫尼亚菌败血症1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