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三子养亲汤加减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8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343次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4.21 %,总有效率94.74 %;对照组显效率52.94 %,总有效率82.3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治愈天数上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李霞,石秀丽

【摘要】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减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4.21 %,总有效率94.74 %;对照组显效率52.94 %,总有效率82.3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治愈天数上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三子养亲汤;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喘憋性肺炎,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80 %在1岁以内。该病患儿若治疗不及时、喘憋时间长,可出现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脱水、酸中毒,甚至会出现死亡。因此迅速缓解患儿喘憋症状、改善通气功能是本病的治疗关键。我们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3年11月至2006年11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72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与喘憋,其中发热40例,X线检查梗阻型肺气肿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42 d,最大2岁,平均8.5月;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54 d,最大2岁,平均8.8月。两组间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吸氧吸痰、抗感染、静脉补液、纠酸、解痉平喘、镇静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子养亲汤为基础方,根据寒热虚实适当化裁。外感风寒者,合用射干麻黄汤加减;风热闭肺者,合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郁闭者,合二陈汤加减。将每剂中药煎至80~100 mL,对能服汤药的患儿,可分多次口服,每次喂服的量不宜过多,每日1剂。对不能口服的患儿可采用灌肠的方式,每次灌30 mL左右,3次/d。两组均3 d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12~24 h喘憋明显减轻,3 d内喘憋气促消失,咳嗽、喉中痰鸣明显减轻,肺部听诊喘鸣音消失。有效:用药24~48 h,喘憋有所缓解,3 d内咳嗽、喉中痰鸣、喘憋减轻,肺部体征明显减少。无效:用药48 h,咳嗽、喘憋未缓解,肺部体征无改善。

  2.2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显效率84.21 %,总有效率94.74 %;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显效率52.94 %,总有效率82.3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痊愈天数为6.5 d,对照组为9.0 d,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北方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病原,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 d出现,咳与喘憋同时发生是本病的特点。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一旦感受外邪,肺失宣降,则出现咳喘,肺之肃降功能失常为主者,患儿表现以喘为主,或咳喘并见。治宜宣肺定喘。三子养亲汤方出《韩氏医通》,能化痰降逆定喘,原治老人痰壅气滞。全方由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组成,即“三子”。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畅膈消痰;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除胀,化痰止咳,降气平喘。大凡脾虚运化失常之人,常会导致饮食停滞,积湿成痰,痰壅气阻则气滞不行,气滞则肺气不得肃降,于是出现咳嗽、喘逆。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常出现食滞、痰壅、气逆。故三子养亲汤加减用于小儿咳喘,颇为合拍。但药力不足,需要加味。外感风寒者合用射干麻黄汤加减以宣肺止咳,降气化痰平喘;风热闭肺者,合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以宣肺泄热,化痰降逆平喘。我们治疗的两组患儿,最终都痊愈出院,但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使喘憋症状及早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痛苦。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