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CT血管造影诊断成人重度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例

发表时间:2014-09-12     浏览次数:780次

文章摘要:患者,女,40岁,于2012年7月10日以"胸闷气促半余年再发一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好发于活动时及受凉后,呈阵发性心前区闷胀感,每次持续约半小时左右.入院后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呼吸稍促,体查合作,二尖瓣面容.

患者,女,40岁,于2012年7月10日以“胸闷气促半余年再发一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好发于活动时及受凉后,呈阵发性心前区闷胀感,每次持续约半小时左右。人院后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呼吸稍促,体查合作,二尖瓣面容。BP160/90mmHg('1mmHg=0.133kPa),HR112次/min,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3/6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示房颤ST-T改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管型),大动脉水平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二尖瓣狭窄(轻度)并关闭不全(轻度),左房(52mm)、左室(53mm)、大左室壁、右室壁非均匀肥厚,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少量返流,主肺动脉扩张,三尖瓣中度返流,心包微量积液,肺动脉重度高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EF44%),主动脉弓降部探查欠清二胸主动脉CTA(CT血管造影)示:心脏体积明显增大,以左房室增大为主,主动脉距左锁骨下动脉约18mm处明显狭窄(图1),狭窄位于动脉导管的前方可见降主动脉通过未闭合的管状动脉导管与肺动脉干相通(图2),动脉导管内径约5.8mm,肺动脉干明显增粗,内径约46mm,右肺动脉内径约23mm,左肺动脉内径约18mm,腹主动脉细小。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增粗,头臂干见小斑状钙化斑块。
胸背部及腋下可见椎动脉、肋间动脉、内乳动脉等多处动脉扩张(图3,4)。诊断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前型)并侧支循环开放,动脉导管未闭(管型):高血压病3级,心衰,房颤,肺动脉高压。脉、内乳动脉等多处动脉扩张,侧支循环开放讨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CO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Iuctusaaerio5us,PDA)是一种严重的复合型心血管畸形,临床少见,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COA合并PDA的重要且必要手段。心脏彩超可以对其进行初步筛查,但心脏彩超有它的局限性,尤其是本例合并心脏畸形,其血流改变复杂,容易误诊[’赎。而对于测量缩窄段的长度及观察侧支循环方I}1则局限性更加明显。心血管造影敏感性高,是评价COA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主动脉缩窄段情况及其合并的心内畸形,但创伤较大,不易被接受。
CTA检查不仅简单易行且儿乎无创伤,既可以通过薄层轴位观察,又可通过MPR(多层重建),VI,MIP(最大密度投影)等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心血管解剖结构,全方位显示主动脉缩窄位置、缩窄程度、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和心内畸形情况,而且联合多种重建图像不易发生误诊与漏诊,本例正是通过CTt1检查才最后确诊,它可作为术前检查CAA及术后评价治疗效果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戴汝平. 心血管病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8-210,261-264.
夏红梅,高云华,钱频.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3):363-365.doi:10.3321/j.issn:1003-3289.2006.03.012.
李渝芬,李江林,庄建. 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治及随访54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01):41-42.doi:10.3969/j.issn.1005-2224.2005.01.016.
李艳英,赵雁鸣,贾广生. 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06):1038-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