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06     浏览次数:416次

文章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从资料库中随机抽取144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统计,氯氮平是临床最常用药物,利培酮是临床中使用率上升最快的药物。结论: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科中最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最多的疾病,所以,在用药方面要定期规范化,这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

在精神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就是精神分裂症,它也被称为是精神疾病里最复杂的疾病,此病以前被称作是心理导致的疾病,近几年更改为大脑疾病。由于医者对此病的不断研究,所以抗精神病的药物也有着一次又一次的更新[1],以下是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作出的简要论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近几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中,男62例,女82例,年龄22~80岁,平均(42.3±7.1)岁。

1.2 方法:首先分析患者的出院记录,对其性别、年龄,用的何种药物以及用药的时间等进行统计,然后归纳起来。

1.3 统计学分析:此次统计中,全部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前几年的用药情况是:用氯氮平的患者15例,舒必利12例,氯丙嗪9例,利培酮12例,碳酸锂9例,其他药物1例,合计58例。

2.2 今年的用药情况是:用氯氮平的患者17例,舒必利16例,氯丙嗪14例,利培酮15例,碳酸锂9例,其他药物15例,合计86例。经统计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用药次数最多的是氯氮平,其用药率在近几年中一直居高不下,由前两年的22.4%上升至今年的29.7%,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用药率上升最快的药物为利培酮,由前两年的6.5%上升至今年26.6%,其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分析的是我院近几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针对其临床用药作出了统计,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使用最多,并且每年都在不断的小幅度增长,其使用次数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也有些医者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氯氮平可致粒细胞缺乏、心电图以及脑电图的变化等各种症状,特别是有糖尿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导致病况更加不理想,严重的会造成酮症酸中毒。在其他国家也会普遍觉得此药物就是用于治疗反复发病的备用药物,正确的方法是在不容易治愈的患者身上使用。但是,通过以上数据说明,临床上选用精神药物的因素不外乎有两个,即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完这两个因素,才可考虑其价格,氯氮平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证实,并且价格不高,因此,得到了广大医者以及患者的青睐[2]。大多数医者都知道,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是十分明确,患有此病的患者大多表现为有明确的意识,在发病过程中会有部分患者发生认知功能破坏的情况,此病一般都会反复发作,多数患者的病况会出现恶化,甚至是不断加重,据统计,有些患者会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精神残疾和记忆力减退的情况,也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呈现基本痊愈的现象。临床上将精神分裂症分为四种,即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和单纯型。偏执型就是常见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情况;青春型多数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患者一般为思维散漫和破裂,有时候反应较为迟钝缓慢;紧张型的患者多呈现紧张性木僵和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过激行为;单纯型一般患者为青春期,患者大多为性格冷淡,不爱与人交流,甚至是偏离社会。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科中最常见的,也是发病率最多的疾病,所以,在用药方面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此研究中,利培酮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之所以能够上升很快,是由于利培酮用药量少时能够阻断5HT2受体,用药量多时能够阻断多巴胺D2受体,利培酮不但能治疗急发性的阳性症状以及慢性期的阴性症状,而且能够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以提高,缩小锥体外系不良症状[3]。所以,得到了广大医者以及患者,甚至是患者家属的青睐,因而得到不断的应用。虽然利培酮药性安全,治疗有效,但是,由于其起效时间长,价格高,锥体外系反应大,此药的广泛应用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虽然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里最复杂的一种疾病,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以及医者的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更多的家庭会因为患者的好转而得到好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马文博,吴燕青,李 宁.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分析[J].医学信息杂志,2011,(10):141.

[2] 刘成学,王文娜.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对照[J].健康必读杂志,2012,(8):134.

[3] 王超群,马多来,高阳震,等.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99.[收稿日期:2013-10-18 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