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柴胡龙牡汤联合西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7     浏览次数:383次

文章摘要: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的神经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担心和恐惧,并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焦虑症主要包括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症状,焦虑是痛苦的,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2年来,笔者自拟柴胡龙牡汤联合西药帕罗西汀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2例,并与单纯帕罗西汀片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作者单位

张映梅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刘琼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4例广泛性焦虑患者来源于2008年1月-2009年8月本院中医科和精神科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43.75±14.37)岁;病程0.5~12年,平均(3.97±3.50)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28.50±5.36。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88±13.48)岁;病程0.5~11年,平均(4.05±3.53)年;HAMA总分28.91±4.40。2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HAMA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1]中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③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证见: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少寐多梦、胸闷胁胀、头晕头痛、咽中梗阻感、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证。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证;③HAMA评分不低于14分;④年龄18~65岁。

1.5 排除标准

①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焦虑;②排除兴奋药物过量、酒精依赖、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③合并有心血管、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柴胡龙牡汤(柴胡12 g,黄芩15 g,法半夏15 g,茯苓20 g,合欢皮20 g,钩藤12 g,炒酸枣仁30 g,郁金15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石菖蒲12 g,炙甘草8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50 mL,分3次服。随症加减:失眠较甚者加远志、夜交藤;胸闷、胸痛者加丹参、枳壳;咽喉阻塞感者加厚朴、紫苏梗;肌肉抽动、手颤者加天麻、石决明。②帕罗西汀片,初始剂量10 mg/d,第5日开始20 mg/d。③阿普唑仑片,0.8 mg,每晚1次口服,用药第1周结束由0.8 mg减为0.4 mg;第2周结束停阿普唑仑;若部分患者减停困难,可视具体情况处理。

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阿普唑仑片,剂量与服用方法同治疗组。

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观察方法

采用HAMA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各测查1次。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HAMA减分率判定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拟定的4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1]。痊愈:症状消失,HAMA减分率≥80%;显著进步:症状大部分消失,HAMA减分率50%~79%;进步:症状减轻,HAMA减分率30%~49%;无效:症状无变化,HAMA减分率<30%。总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

5 结果

5.1 2组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表1 2组广泛性焦虑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

5.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表2 2组广泛性焦虑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注:χ2=4.267,P=0.039<0.05

5.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异常。对照组共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晕、乏力6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2例,食欲下降4例,口干2例;治疗组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晕、乏力4例,恶心1例,食欲下降1例,腹泻1例。

6 讨论

本病属中医“郁证”、“惊悸”、“不寐”、“梅核气”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或郁思伤脾,逐渐引起五脏气乱,功能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长期持久的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均可使肝失条达,气失疏泄,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忧郁不解,耗伤心之气血,心神失养;或气郁化火,肝火扰神,可见心悸、紧张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平素体弱心虚胆怯之人更易见此病;肝火上扰清窍则见头昏、头痛;肝火偏旺,则见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邪热郁蒸津液外泄故出汗;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可见肌肉、手指震颤;肝郁气滞,胸阳不运,心脉痹阻则见胸闷、胸痛、气急;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因肝病乘脾,脾运失司,津液不得输布,积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见咽中梗阻感;肝气横逆侮脾胃,导致肝脾不调,肝胃不和可见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综上所述,焦虑症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心神失养。柴胡龙牡汤乃根据古代名方“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来,具有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养心安神的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肝经郁热;郁金理气开郁、清心化痰;法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结;茯苓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酸枣仁养肝血、醒脾气、除烦;合欢皮安五脏、和心志、解郁安神;钩藤清肝热、平肝阳;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石菖蒲开窍宁神,与龙牡、茯苓合用更具安神定志之功;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气舒,脾气健,心神安而获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含α-菠菜甾醇、柴胡皂苷,具有镇静、安定、镇痛、抗惊厥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茯苓含茯苓聚糖、卵磷脂、胆碱等,具有镇静、营养脑神经细胞、调节机体电解质平衡作用;生龙骨含碳酸钙、磷酸钙、铁、钾等,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3]。以上从现代医学角度为柴胡龙牡汤治疗焦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第4、6周末HAMA评分明显下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此外,中西医结合组更容易使阿普唑仑减量,甚至停用;柴胡龙牡汤还可减轻帕罗西汀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用药相对安全,患者依从性好。两者合用,优势互补,既改善多系统临床症状,还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06-1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3]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