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药方剂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15     浏览次数:461次

文章摘要:喉源性咳嗽在东北地区,是医院门诊常见的一类患者,以咳嗽、咽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笔者几年来借鉴众医家之经验,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观察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高巍    作者单位:130062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

 

【关键词】  喉源性咳嗽 自拟中药方剂

喉源性咳嗽在东北地区,是医院门诊常见的一类患者,以咳嗽、咽痒为主症,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笔者几年来借鉴众医家之经验,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观察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取得一定疗效。

    资料与方法

    观察病例4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3~59岁;病程最短者2周,病程最长者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结核病史及其感染接触史。并经过西医抗菌药物口服或静滴治疗,及口服润喉清肺化痰止咳之中成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而就诊治疗。所选病例有如下特征:咳嗽为初始症状,随即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咽痒或痛,更加引起咳嗽,呈阵发性,甚至痉挛性咳嗽,少痰或无痰。可因寒冷、异味刺激加重,饮水可缓解。查体:咽部可见红或红肿,有的有滤泡,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或粗,无干湿啰音。放射线检查:胸透或胸部正位片检查未见异常。

    治疗方法:自拟中药方剂,药物组成:杏仁10g,款冬花10g,紫菀20g,百部10g,射干12g,黄芩15g,白前15g,桔梗15g,陈皮15g,枳壳10g,瓜蒌皮10g,郁金10g,地龙15g,甘草15g。随症加减:无痰或少痰、口干者加沙参15g,麦冬15g。音哑、咽痒者加木蝴蝶15g,蝉蜕10g。咽部肿痛者加玄参15g,牛蒡子10g,入肾、肺经,滋阴降火,散结利咽,解毒祛肿。诸药加水煎2次,武火煮沸后,第1次煎20分钟,第2次煎15分钟,合二为一,日3次口服,每日1剂。小儿酌减。治疗5~10日,观察治疗结果。服药期间停用抗生素制剂,忌食生冷、辛辣、烟酒、避风寒。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服药5~10日,咳嗽、咽痒症状消失,咽部自觉无不适。②好转:服药10日,咳嗽减轻,咽部症状明显缓解。③无效:服药10日,咽部症状及咳嗽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治愈34例(70.8%),好转11例(22.9%),无效3例(6.3%)。总有效率为93.7%。

    例:患者,女,31岁,于2006年11月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主诉咳嗽、咽痒、疼痛不适2个月。2个月前因发热、咳嗽,诊断为“支气管炎”经西医门诊治疗后,发热消失,但仍有咳嗽,且咽部痒痛不适,当咽痛、痒时,即出现咳嗽不止,痰少,气急,胸闷,饮水后可缓解,常夜不能寐,每因食辛辣、生冷食物及遇冷风、异味刺激而诱发。查体: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未听及干湿啰音。舌质红、苔薄,脉浮滑。胸部正位片所见:两肺未见异常。诊断:喉源性咳嗽。证属肺失宣降,气郁痰阻。治宜宣肺降气,解郁化痰,利咽。中药方剂为自拟方加玄参15g,牛蒡子10g。前后共服用7剂,痊愈。

    讨  论

    咳嗽是北方寒冷季节的常见病,喉源性咳嗽临床较为常见,以咽痒即咳,难愈为特征。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咳嗽范畴。此类疾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咽痒、痛时即咳不止,病人很痛苦。病因多为外邪入肺,疏解不彻,或自乱服寒凉收涩之药物,或长期乱用抗生素等。邪滞肺脏,宣泄不利,肺气郁滞,肺失清肃,气逆而咳。咽喉为肺之门户,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之通道。若有外邪、异味等刺激作用,里外相加,脉络受阻,气血壅滞,即出现咽痛、痒,而咳不止。肺失宣肃,肺不布津,聚津成痰,痰阻气道,影响肺气之出入,上逆而咳。基本病机为肺气壅遏,气郁痰阻。治宜宣肺理气,化痰止咳,利咽。在自拟中药方剂中杏仁润燥,引邪下行,加白前共同理气,宣通肺气,祛痰止咳;桔梗、射干为肺经利剂,调整咽喉之气机,与黄芩、甘草共同清肺、消痰、利咽、止咳,有解毒抗炎之功效;百部、款冬花、紫菀、甘润苦降,温而不燥,润肺下气,化痰解郁从止咳逆;郁金行气解郁,合用瓜蒌皮清润、利膈、化痰;陈皮、枳壳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地龙古为疗热治惊之剂,现代应用治肺,证其具有善启上焦,宣降肺气之功。诸药合用,温润和缓,以达宣肺降气,解郁化痰,利咽之功效,通达气机,痰浊不生,病自愈。在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病机上有其独特见解,结合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方法,对喉源性咳嗽进行治疗,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