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李英杰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291次

文章摘要:李英杰(1939—),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3批中医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常侍诊左右,受益良多。现将李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               作者单位

刘银鸿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内科,河北衡水 053000

王玉栋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内科,河北衡水 053000

1 理论基础

李老师认为中医学中脾的概念,不同于西医的脾脏,脾的运化功能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精华与糟粕的运输和转化,更重要的是包括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过程,而且脾还有主肌肉、统血等功能。胃的概念基本与西医学的胃一致,它具有接受食物并“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胃主腐熟水谷”。脾与胃关系密切,二者同居中焦,相为表里,胃的受纳是脾运化的前提,胃有所纳,脾有所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生理状态下纳化相宜,升降相应,燥湿相济,人体水谷精微得以上升,糟粕得以下降,此即所谓“升清降浊”。由于功能上密不可分,中医学总把脾和胃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以膜相连,一脏一腑,阴阳互为表里,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灵枢·本俞》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可见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

2 治疗特色

2.1 治脾胃必重舌诊 阳明胃腑,多气多血,胃中气血夹邪气上潮于舌,则形成各种舌苔。脾胃病就其属性而言,有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之分;以虚实而言,有虚证与实证之别。古有“舌为胃镜”之语,故李老师认为察舌验苔,是诊治胃病之重要手段。概言之,有苔为实,主湿滞;无苔为虚,主阴亏。苔白主寒,苔黄主热;治疗用药,先以舌象为指导,若舌苔白厚,为寒湿中阻,当用苦寒燥湿之品;舌苔黄腻,为湿热壅结,宜苦寒清利之剂;若舌苔黄白相间,为寒热错杂之象,多由腹部受寒或饮食生冷,阴寒凝滞,阳热郁遏,寒凝热郁,胃失和降致胃脘疼痛,其兼证寒热共有,治宜温凉同用,辛开苦降,以干姜、黄连相伍;或用张仲景半夏泻心汤;若舌质淡润胖大,边有齿痕,苔厚腻,黄白相间,或边白心黄,采用藿香正气散合三仁汤加减;若舌面光滑无苔,为胃阴不足之象,则须沙参、麦门冬之类久服以濡养胃阴,待舌苔渐生,病情会有转机,此时虽有胀痛,也慎用辛燥。

2.2 治脾胃调气为先 脾胃病中,气机逆乱之气病较多。脾胃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如脾胃气滞,当升不升,当降不降,郁滞于中,久之则成气、血、痰、湿、火、食六郁之病,而以气郁为先,故治郁首当行气。行气法不仅能止痛、除胀、运脾、和胃,还有解郁、化痰、祛湿作用。治疗时,气郁壅滞则行之,气弱虚衰则补之,气逆于上则降之,气陷于下则升之。李老师临床常用行气方剂主要是加味乌药汤,但宜中病即止。治气之法,惟在适中。气积于中,宜疏顺,如疏导过剂,则又耗元气,致生下虚中满之证。因此,行气药不可过用、久用。李老师临证行气取效后,常以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调理以补气健脾,以御肝木克伐。以行气开始,补益善后,亦可谓法外之法。

2.3 胃病以通为要 六腑以通为补,胃为六腑之一,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气润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肠胃为囊,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即可形成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郁滞自从中生,则属于虚而夹滞,胃病常以寒热错杂、内有郁滞为共同特点。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阳主动,伤阳者滞而不运;阴主濡润,伤阴者涩而不行。因而李老师临床治疗着重疏通气机,使上下畅通无阻,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则寒热自除,阴阳调和。正如《医学传真》所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临证郁则解之,瘀则行之,虚则补之。寒则散寒,实滞者消导,气滞者理气,热邪者泻热,血瘀者化瘀,阴虚者则养胃阴。胃气虚者,气机不运,虚中有滞,宜补虚行滞,又不可壅补。凡此种种,虽有温清、补泻之不同,都寓有通降的法则。

2.4 治脾胃不忘调肝胆 脾胃与肝胆同居中焦,肝主疏泄,主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脾主运化,胃主和降,脾胃为人体气机之枢纽。肝脾主升,胆胃主降,共同发挥疏理气机升降、协调气机运化的功能。因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必赖肝之疏泄,始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肝主疏泄,精气泄于肠胃,以助胃腐熟水谷,传导糟粕之用。若肝失疏泄,精气郁结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壅滞成病;或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受戕;或脾胃虚弱,肝木乘之,气乱为病。因此,在临床上许多脾胃病证皆由肝胆功能失调所致。正如叶天士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脉经》曰:“胆汁系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其借肝之疏泄功能,胃气下降之力,下输于肠,以助消化。一旦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胃失和降,势必致胆汁上逆,于是造成胆胃不和证。而情志不舒,肝郁犯胃,或肝郁脾虚,湿热内生,气滞湿阻,亦是临床上脾胃病证的常见类型。所以李老师在健脾和胃时始终不忘调理肝胆。

2.5 脾阴亏虚亦可致病 脾阴之说,历代医家很少论及。脾为太阴之脏,藏精而不泻,多汁多液。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重在化生。故凡脾体本虚,胃强脾弱,胃火炽盛,耗伤脾阴,或年老肠燥,产后体虚,皆使脾气不得敷津,失其传输之能,而使脾失滋润之性,即为脾阴亏虚。脾阴一亏,中脘嘈杂,即生大便秘结,舌红脉细等。正如《慎斋遗书·渴》曰:“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之不足也。”由于脾阴胃阴彼此渗透,多难区别,然脾阴亏损多由内伤所致,胃阴不足,多系热伤津液,治胃偏于清热生津,治脾则当养阴和营。李老师临证常应用富含汁液之品,如肉苁蓉、何首乌、白芍药、当归、枸杞子、火麻仁等品。另外,滋阴诸药虽可补其阴液,但不能助其生化,故加白术,以滋其化源。《慎斋遗书》曰:“专补脾阴不足,用参苓白术散。”此即“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之意。

2.6 酌加活血化瘀之品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初病在气,久病入血,临床胃病多迁延日久,致胃阴不足,中土失于健运,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无以充养血脉,络脉涩滞而致瘀血内停,或阴虚燥热,耗伤阴血,又灼伤血络,血溢于外,留而成瘀。故瘀血痹阻与津血亏虚并见。因而瘀血之证不拘于疼痛固定、舌紫、脉涩。凡胃病日久不愈者,均考虑其血瘀因素。李老师善用丹参,取其破宿瘀而以生新血,功兼四物,既可活血又可养血。对于胃热、肝胃郁热、热灼血络致瘀血者,可用牡丹皮、赤芍药、丹参等凉血、活血、散瘀;对于阴虚津伤之证可用沙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三七、丹参以养阴活血和血、消肿生肌。对于血瘀证多用失笑散或丹参饮、金铃子散等。现代医学表明,活血化瘀药不但有止痛止血的作用,还可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细胞浸润,促进病灶恢复,防止组织异型增生[1]。

3 典型病例

程某,女,42岁。2005-03-18来诊。上腹部胀满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个月。刻诊:自觉腹部胀满,纳呆,时有恶心、反酸,舌质黯,苔薄黄,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辨证属胆胃不和型。治宜柔肝利胆,消食和胃。药用:吴茱萸3 g,黄连6 g,蒲公英15 g,白芍药15 g,甘松10 g,白花蛇舌草10 g,炒白术15 g,麦芽10 g,谷芽10 g,佛手10 g,半夏10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后再诊,患者诉腹胀、纳呆、恶心、反酸症状均有好转,继予胃乐胶囊(药物组成:白芍药30份,黄连6份,吴茱萸3份,蒲公英30份,白花蛇舌草15份,白术15份,佛手10份,麦芽12份,谷芽12份,三七3份,延胡索15份,海螵蛸20份,甘松10份,法半夏10份,炙甘草6份。本院制剂室生产,批准文号:冀药制字Z20051530,每粒含生药0.3 g),每次2粒,日3次。服药1周后,诸症尽消,继服胃乐胶囊1周以巩固疗效,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体会

李老师在临床治疗脾胃病特别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和整体辨证。他说:“这是中医的精华,基于对这种辨证理论的深入领会,我们的诊疗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他认为脾胃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及个人的精神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声生.脾胃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