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汪慰寒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315次

文章摘要:汪慰寒(1944—),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汪教授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治疗心血管病方面造诣颇深,临证用药每每中病,疗效卓著。我们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汪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                作者单位

何红涛   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武蕾     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1 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

汪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为温热毒邪由鼻咽或卫表而入,肺卫不宣,热毒不解,逆传心包。热毒侵心是本期的关键,故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汪教授自拟方治之。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紫花地丁、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丹参、葛根、枳壳、郁金、炒麦芽等。加减:咽喉疼痛加木蝴蝶、锦灯笼;热重加石膏;咳嗽多痰加鱼腥草、川贝母等。据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证实,方中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紫花地丁、鱼腥草等均具有明确的抗病毒作用[1]。汪教授认为,本期治疗以祛邪为主,解毒祛邪一定要彻底,不应因肺卫表证的消除而过早弃用解毒之剂,务求彻底清除隐患,以免温热毒邪留恋心肺,使病情反复。

2 恢复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汪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温热毒邪犯心,损伤心气,烧灼心阴而多表现为气阴两伤、瘀血阻滞。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用:黄芪、麦门冬、丹参、赤芍药、川芎、红花、当归、葛根、枳壳、郁金、炒麦芽等。加减:虚烦失眠加炒酸枣仁、百合;兼水肿加茯苓皮、桑白皮。方中黄芪是补气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可诱导体内生成干扰素,加强心肌收缩力,对缺血、缺氧及感染病毒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2]。有研究还发现,黄芪对急性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病毒RNA复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和减轻心肌病理改变的作用[3]。汪教授指出,病毒性心肌炎后期心肌内病毒持续存在,免疫失调,黄芪作为既能抗病毒又能调控免疫功能的药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 慢性期以益气养阴或温阳益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3.1 气虚血瘀 治宜益气活血通络。予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麦门冬、丹参、赤芍药、桃仁、红花、当归、桂枝、郁金、炒麦芽等。

3.2 阴虚内热 治宜养阴清热。予补心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丹参、天门冬、麦门冬、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茯苓等。气虚加太子参、黄芪;火旺可加黄连、竹叶。

3.3 心阳不振 治宜温阳益气。予参附汤加味。药物组成:人参、制附子、桂枝、甘草、白术、干姜、补骨脂、仙茅、淫羊藿等。

4 可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侧重益气活血利水

汪教授指出,少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可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汪教授认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水停,故治疗侧重于益气活血利水,药用:西洋参、丹参、川芎、赤芍药、红花、降香、枳壳、郁金、茯苓皮、牡丹皮、桑白皮、泽泻等。加减:气虚明显加黄芪;心悸甚加生龙齿、紫贝齿等。

5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汪教授认为,温热毒邪既伤心体又伤心用,致心气不足,血行鼓动无力,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瘀血阻塞脉络,进一步使气血滞涩不畅,加重病情,瘀血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因此,汪教授认为瘀血存在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炎性病灶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病灶的吸收及损伤组织的修复,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等[1]。通过多年大量的临床观察,汪教授认为,活血化瘀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脏扩大有回缩功效,并具有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钟赣生.实用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3-208,551.

[2] 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2-235.

[3] 李双杰,张召才,陈瑞珍,等.黄芪甲甙治疗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5):6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