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运行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14-05-30     浏览次数:382次

文章摘要: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及建设要求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10〕34号)精神,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之一。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以下简称“本研究室”)。为确保研究室规范、科学、高效运转,实现建设目标,本研究室制定了相应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笔者拟就本研究室建设的有关机制作一初步探索。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及建设要求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10〕34号)精神,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之一。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以下简称“本研究室”)。为确保研究室规范、科学、高效运转,实现建设目标,本研究室制定了相应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笔者拟就本研究室建设的有关机制作一初步探索。
1 打破院墙,搭建区域性平台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承担着当地传染病救治任务,有大量的病员资源,但由于多年来本院工作的重点落在西医治疗传染病上,中医能力和水平相对薄弱;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在中医药临床试验和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多个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可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实验室技术支撑。上述3家单位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组织协调和大力支持下,打破院墙,整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紧密结合,为持续稳定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特色和作用建立了基地保障。
2 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成立后,要确保研究室规范、高效运转,并确保中医药能在第一时间介入到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去,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必备条件,为此,从研究室的管理、传染病防治工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本研究室运行机制的具体构建见图1。
2.1 院长担任研究室主任是研究室工作顺利运转的必然需要
本研究室依托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展开工作,研究室主任由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院长担任,负责全面协调研究室工作,有利于充分调配研究室的人、财、物等,有利于研究室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在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时,能确保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
本研究室下设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由首席专家负责技术把关,研究室的发展规划、阶段性的工作重点由专家组制定,主要研究人员由本地区的知名中医专家、长期从事传染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西医人才组成。专家组下设研究组,由组长负责各研究组研究规划、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确保研究室工作有序进行。图1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运行机制示意图
2.2 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原则
2.2.1 平战结合
在战时,为从制度上保证中医药在第一时间能够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发生疫情时,在按国家规定上报疫情的同时,须及时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成都市卫生局中医处,以便紧急启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应急预案,组织省、市专家在第一时间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疗工作,现场讨论并制定防治方案,及时观察和总结疗效,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在平时,传染病常态下,由各研究组组长带领各组专家定期研究专业发展方向,并到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指导研究工作,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中医科人员负责中医科研究工作及日常运转,收集和整理病例资料,做好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工作。
2.2.2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
依托成都市传染病医院的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科室,临床医生按照不同研究方向负责收集、整理临床相关数据和资料,供专家团队组研究分析,设计出科学、规范、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中医科研课题后,将中医科研计划再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使临床与科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2.2.3 中西医结合
依托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多年来积累的西医防治传染病的丰富资源,联合研究室专家团队组的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不易耐药、价格低廉等优势,增强西药疗效,减轻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缩短西药治疗的疗程,将中西医“病”和“证”紧密结合,取长补短,共同防治传染病。
3 成立适合传染病医院特点的中医科病房和门诊
3.1 中医科设置模式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设立非集中形式的中医科和病房,各临床科室有3~5张床位专为中医设置,将1~2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分配到各临床科室,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提供场地,各临床科室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纳入科室目标考核,确保“平时”能根据各自的从业方向进行医疗、科研和技术练兵,“战时”能迅速汇集共同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和科研。中医科现有病床50张,中医及中西医专业人员30名,高级职称22名,硕士生9名。分别从事新发、突发传染病,肝病,艾滋病,手足口病及结核病的研究。中医科人员按照每个不同研究方向设置1名负责人,保障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3.2 开设名老中医工作室
聘请4名名老中医为研究室专家,并定期到工作室坐诊,定期到病房查房;医院根据不同病种选派优秀年轻中医跟师学艺,以提升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中医临床能力。
4 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在传染病医院的运行机制上尚无现成的模式可鉴,其职能、运行方式等都有待进一步健全。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在传染病医院建设是可取和可行的,对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特色和优势有着重要作用。但从持续发展来看,有些问题值得探讨:①传染病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以发展西医为主,中医文化底蕴欠佳,中医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尤其是名老中医匮乏,而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需要名老中医的指引和把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通过聘请高级人才为专家顾问、加强中级人才培养、增加中医初级人员在医务人员中的比例等方式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是一项重要举措,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在传染病医院长期持续发展。②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课题,其支持的力度、规模、时间有限。因此,如何使这项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下去,有待进一步商榷。
5 结语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行业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的研究”的子项目,旨在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特色优势和作用,进一步推进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本研究室前期探索了组织构架、运行机制、符合传染病医院特点的中医科等方面的运行模式,为传染病医院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建设提供了可推广、借鉴的示范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