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8     浏览次数:377次

文章摘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世界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在我国它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由于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预后不良,并对抗病毒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已成为当前眼科医生最感棘手的眼病之一。中药具有多选择性、多靶点治疗特点,资源丰富,药价低等特点,并在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SK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作者单位

高颜茹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123

程春旭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1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全部为诊断明确的HSK患者共83例,病程中复发至少两次。治疗组42例,年龄7~68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男28例,女14例;对照组41例,年龄6~70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22例,女19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8d。复发最多7次,最少2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医常规治疗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第6版《眼科学》[2]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聚星障》[3]。

1.3 临床表现:角膜星点翳障,或聚或散,或连缀成片,形如树枝或地图状,抱轮红赤;干涩畏光,刺痛流泪,视物模糊;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常有外感风热或眼部外伤等诱因;全身或伴鼻塞、头痛、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1.4 排除标准:初次发病患者不列入治疗对象;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及不能配合全程治疗者不列入治疗对象。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无眼部刺激症状,无睫状充血,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基质无水肿、浸润,后弹力层皱褶消退,KP(keratoprecipitates,角膜后沉着物)吸收,房水闪光阴性,视力提高;有效:无眼部刺激症状,角膜少许点状混浊,基质层轻度增厚,有少量残留KP;无效:眼部刺激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溃疡面无改变或扩大,角膜基质水肿,浸润存在或加重,后弹力层皱褶明显,房水混浊,KP存在。

1.6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停用其他相关治疗药物,采用以下方案:应用解毒褪翳汤(柴胡15,胆草10,黄芩20,夏枯草20,虎杖15,菊花20,蝉蜕15,蔓荆子20,板蓝根25,石决明25,当归20,白芍20)餐后口服,3次/d,100ml/次,同时局部使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点患眼,2~3滴/次,5次/d,间隔时间约2h,1周为1疗程。

西药局部点眼对照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均采用0.1%阿昔洛韦液滴眼液点患眼,2滴/次,6次/d,间隔时间约2,1周为1个疗程。反复发作者可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交替滴眼,两药相隔10min,2~3滴/d。每天常规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

1.7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知:与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高,且治愈后复发少。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表2 两组治疗痊愈2年后随机跟踪复发情况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HSK是以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为主的感染性眼病。HSV-1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永久潜伏于人体三叉神经节。潜伏病毒活化后经轴浆运输达到角膜而复发感染,免疫功能健全的个体可以不出现病变,但局部或全身免疫抑制则可产生临床症状,这是HSK反复发作的根源[4]。目前HSK的治疗主要以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为主,但随着抗疱疹病毒药物的广泛、反复使用, 关于耐药株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虽然国内对HSV耐药株的报道相对较少,而国外已大量报道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耐药株, 并且已有学者用药物诱导的方法培养出耐药株[5]。

该病属于中医学中“聚星障”范畴,中医目开窍于肝,肝火旺则目赤、刺痛,肝失所养则畏光,似有云翳所蒙,故该方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而成:方中柴胡、胆草、黄芩、夏枯草、虎杖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佐虎杖、板蓝根清热解毒;当归、白芍、石决明养血柔肝明目;菊花、蝉蜕、蔓荆子退翳明目,全方共奏解毒明目作用。方中主药现代药理研究:栀子:栀子提取物ZG其抑制HSV-1的吸附作用可能是作用于病毒吸附的多个环节,而并非单一的作用机制,桅子提取物抗病毒感染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

夏枯草:姜玲海等采用夏枯草多糖进行抗HSV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夏枯草多糖用于单纯性疱疹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由对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而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和诱生干扰素等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6]。用水提醇沉及凝胶柱色谱法,从夏枯草中得到一种水溶性阴离子多糖。此夏枯草多糖在100mg/ml浓度时,对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2型(HSV1,HSV-2)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活性。

板蓝根:方建国等应用板蓝根进行体外抗HSV-1研究,结果显示:板蓝根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环节、多途径地发挥协同作用而表现出抗病毒功效,抑制HSV-1的生物合成是板蓝根抗病毒的主要作用途径,其中2部位尚能直接杀灭病毒[7]。

中药确有良好的抗HSV作用,作用机理多靶点,同时中药资源丰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对正常细胞毒性小等优点,为研究和开发新的防治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祖国,李绍珍.正常人角膜单疱病毒基因存留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289.

[2]惠延年.眼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9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3.

[4]申文辉,唐俊凤,邢兰英,等.当归活血丸联合抗病毒滴眼剂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2008,17(5):58.

[5]郑波,王千秋.单纯疱疹病毒耐药的流行趋势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32(5):318.

[6]姜玲海,冯 怡,徐德生,等.夏枯草多糖抗单纯性疱疹病毒及相关免疫活性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22.

[7]方建国,汤 杰,扬占秋,等.板蓝根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作用[J].中草药,2005,36(2):242.